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号:

楚雄市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表时间:
字体:[    ]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楚雄市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市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广开财源促增收,突出重点保民生,深化改革促发展,优化结构抓支出,财政运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5293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47626万元增加5311万元,增长2.1%,比上年增加27832万元,增长12.4%。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426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82581万元增加1679万元,增长0.9%,比上年增加 21260万元,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1214万元,比上年增长12.4%;非税收入完成330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3028万元,比年初预算数314989万元增加38039万元,增长12.1%,比上年增加51270万元,增长17%。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260万元,转移性收入19729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181万元,调入资金1597万元,收入总计39133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3028万元,转移性支出31125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20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77万元,支出总计384530万元。收支两抵,年终滚存结余6804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6604万元。结余资金的形成,主要是部分项目跨年度实施,当年不能形成支出,需结转下年按规定用途使用。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0481万元,比年初预算数77542万元增加2939万元,增长3.8%,比上年减少47916万元,下降37.3%;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99591万元,比年初预算数84690万元增加14901万元,增长17.6%,比上年减少36588万元,下降26.9%。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481万元,转移性收入1869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30万元,收入总计9970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9591万元。收支两抵,年终滚存结余112万元。结余资金主要是专收专列的基金和在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的跨年度使用的专项基金。

(二)市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市级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75449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74537万元增加912万元,增长0.5%,比上年增加18019万元,增长11.4%。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9624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28970万元增加654万元,增长0.5%,比上年增加15360万元,增长13.4%。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8981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65399万元增加33582万元,增长12.7%,比上年增加44142万元,增长17.3%。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624万元,转移性收入19729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103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2129万元,调入资金1597万元,收入总计34874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981万元,转移性支出31125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1512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200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77万元,支出总计341995万元。收支两抵,年终滚存结余6754万元。结余资金的形成,主要是部分项目跨年度实施,当年不能形成支出,需结转下年按规定用途使用。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4044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2030万元增加2014万元,增长3.9%,比上年减少35112万元,下降39.4%。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73541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9178万元增加14363万元,增长24.3%,比上年减少22221万元,下降23.2%。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4044万元,转移性收入1869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3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608万元,收入总计7387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3541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21万元,支出总计73762万元。收支两抵,年终滚存结余112万元。结余资金主要是专收专列的基金和在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的跨年度使用的专项基金。

(三)开发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开发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7488万元,比年初预算数73089万元增加4399万元,增长6%,比上年增加9813万元,增长14.5%。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636万元,比年初预算数53611万元增加1025万元,增长1.9%,比上年增加5900万元,增长12.1%。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404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49590万元增加4457万元,增长9%,比上年增加7128万元,增长15.2%。

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636万元,转移性收入1151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8万元,收入总计6622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4047万元,转移性支出12129万元,支出总计66176万元。收支两抵,年终滚存结余50万元。

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643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5512万元增加925万元,增长3.6%,比上年减少12804万元,下降32.6%。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605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5512万元增加538万元,增长2.1%,比上年减少14367万元,下降35.5%。

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437万元,转移性收入221万元,收入总计2665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050万元,转移性支出608万元,支出总计26658万元。收支平衡。

以上数据已上报州财政局,待州财政局批复我市年度财政决算后,部分数据如有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进行报告。

二、2014年主要财政工作

(一)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财政增收基础不断夯实。把争取上级支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考核激励机制,投入项目前期费1751万元,支持各部门向上争取项目,争取到位上级项目资金133000万元。强化招商引领,投入招商引资经费200万元,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加强财税宏观政策引导,整合专项资金,投入工业园区项目建设扶持资金4331万元,加快入园企业发展步伐;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764万元,以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投入工商企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奖励362万元,工业企业增产增销奖励资金766万元,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增强地方经济实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融资到位资金127300万元,为全市征地拆迁安置和重点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和财政持续增收。加强政银企对接,支持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创新融资方式,投入2300万元与建行合作开发“助保贷”,26户企业获16400万元“助保贷”贷款。投入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资金225万元,减轻改制企业负担。兑付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1308万元,支持改善公共交通条件。投入粮食风险基金440万元,粮油储备利息费用补贴229万元,确保粮油市场稳定。

(二)着力强化收入征管,财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年初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和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目标,及时将收入任务分解下达各征管部门、各乡镇,层层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建立定期分析财税收入机制,及时解决财税收入征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部门联动,构建各级各部门共同抓收入的工作格局;开展财税联动,积极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欠缴税收的问题。加大对历年欠缴的耕地占用税的清缴力度,通过清缴欠税促财政增收。全面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坚决杜绝越权减免税,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妥善处理强化税收征管与涵养税源的关系,为税收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基础。全面实行非税收入网络管理,严格执行收缴分离,坚持以票管收,加强源头管控,积极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大对历年欠缴的土地出让收入征管力度,盘活土地出让资金,支持征地拆迁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着力优化支出结构,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财政支出的重点向民生倾斜。2014年,全市民生支出26472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4734万元支持中小学校舍建设,投入7627万元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投入250万元支持学前教育,投入607万元支持职业教育,投入2000万元化解教育债务。全市教育支出53515万元,增长0.4%。积极改善就医条件,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1397万元用于市医院迁建、市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项目建设,卫生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入13207万元支持医保政策落实,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和338元,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投入835万元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城乡医疗救助实现合二为一,全年救助7230人次;投入计划生育经费1752万元,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奖学金补助等经费得到较好保障。全市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30608万元,增长6.9%。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1284万元支持创业、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维护社会和谐;发放城乡低保9107万元,为困难群众筑起一道生活保障线;投入427万元,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80至99周岁老年人保健补助标准由40元/人•月提高到50元/人•月、100周岁以上老年人长寿补助由250元/人•月提高到300元/人•月;投入老年人乘公交车补贴804万元,老年人福利得到较好地落实。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336万元,增长3.2%。继续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投入1483万元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投入128万元支持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免费开放,投入78万元实施7个乡镇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投入722万元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全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569万元,增长16.2%。

(四)着力加大支农投入,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投入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639万元,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投入“五小水利”资金2338万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5967万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504万元,地质灾害防治资金1419万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抗旱资金5448万元,修建水利设施,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支持水改旱、灾民救济等,全力做好抗旱保民生工作。投入小集镇建设资金600万元,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资金50万元,改善市场流通环境。投入村庄规划资金99万元,农村危房改造和特色民居建设资金1682万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投入建设资金2180万元,实施107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普惠制项目,4个美丽乡村项目。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016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746万元,以项目实施推动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兑付农民直接补贴资金15014万元,支持农业生产者发展粮食、推广科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投入扶贫资金6565万元,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种养殖优势特色产业,组织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70个、整乡推进1个、革命老区项目2个,完成易地搬迁安置200人、扶贫安居工程220户,解决了7126名农村贫困群众脱贫问题。整合科技、扶贫、就业等培训资金,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技术培训投入,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积极做好农村金融服务,为6家金融机构争取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云南省小微企业贷款增量风险补偿资金1342万元,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金融产品投放力度,缓解广大农民群众和涉农企业资金短缺问题。2014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44311万元,比上年增加1986万元,增长4.7%。

(五)着力加强财政监管,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通过强化监督检查、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措施,不断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对14个乡镇财政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25个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2个医疗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存在问题认真督促整改,消除资金安全隐患。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职能,开展了惠农补贴、扶贫、新农保、义务教育营养餐等专项资金检查,确保有限的资金及时发挥效益。通过建章立制、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督促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全市“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3.2%。针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党风廉政教育和财政法规、制度培训共5期,为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出台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加强和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等相关文件,全面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制定了《楚雄市扶持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制定了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坚持借、用、还相统一,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六)着力深化改革,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把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作为2014年财政改革的重点,在市财政局率先公开2013年部门决算、“三公”经费决算和2014年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各预算单位、各乡镇相继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继续深化国库改革,财政一体化工资统发系统5月上线,工资统发更加安全、及时、规范;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9月15日上线运行,实现了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控;制定了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日常公务开支全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范围,有力地加强公务支出管理,推进廉政建设。政府采购改革深入推进,采购目录以内及达到限额标准以上的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继续深化“营改增”改革,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

回顾2014年,全市财政工作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迎接挑战中不断取得新胜利。同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很多:一是新常态下财政持续增收的动力不足,保持财政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大;二是政策性增支因素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是债务负担重,偿债压力大;四是财税改革任务重,深化财税改革任重道远。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主动应对,采取更加坚强有力的措施,通过深化改革、稳步发展逐步解决。

三、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中央、省、州和市委对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2015年我市财政工作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推进财税改革,坚持依法理财、阳光理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具体编制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反映政府收支。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编制范围。二是统筹兼顾保障基本需要。财政收入增幅的确定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全面推进“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因素,并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财政支出兼顾需要与可能,结合财力情况,突出保障重点,实行有保有压。三是突出保障民生。在确保工资发放、机构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财政支出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四是集中财力办大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集中财力保障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和民生项目建设等支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为贯彻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在充分考虑影响财政收支各种因素的基础上,2015年全市地方财政预算收支建议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201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99001万元,比上年增加14741万元,增长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59736万元,比上年增加6708万元,增长1.9%。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9001万元,转移性收入18590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804万元,调入资金1200万元,收入总计39291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9736万元,转移性支出33176万元,支出总计392912万元。收支持平。

1.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39665万元,比上年增加 10041万元,增长7.7%。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01466万元,比上年增加2485万元,增长0.8%。

市级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665万元,转移性收入18590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754万元,调入资金120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3015万元,收入总计34654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1466万元,转移性支出33176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1899万元,支出总计346541万元。收支持平。

2.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59336万元,比上年增加 4700万元,增长8.6%。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8270万元,比上年增加4223万元,增长7.8%。

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336万元,转移性收入11899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0万元,收入总计7128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270万元,转移性支出13015万元,支出总计71285万元。收支持平。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草案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120450万元,比上年增加39969万元,增长49.7%。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40562万元,比上年增加40971万元,增长41.1%。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0450万元,转移性收入20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2万元,收入总计14056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0562万元。收支持平。

1.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80450万元,比上年增加26406万元,增长48.9%。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00562万元,比上年增加27021万元,增长36.7%。

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0450万元,转移性收入20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12万元,收入总计10056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0562万元。收支持平。

2.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40000万元,比上年增加13563万元,增长51.3%。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40000万元,比上年增加13950万元,增长53.6%。

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000万元。收支持平。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草案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计划150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50万元(调入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收支持平。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草案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计划44533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保险费收入22061万元,利息收入824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0701万元,其他收入513万元,转移收入434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39807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5489万元,其他支出4301万元,转移支出17万元。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4726万元,加上年结余2632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31046万元。结余资金包括按政策属个人账户的资金余额以及按规定够下年度一定月份的支付数额基金。

四、2015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

(一)发展经济,增强财政增收后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建立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后劲充足、稳定发展的财源体系,做大财政“蛋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按照“产业建设年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用好用活产业发展、技改扶持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支持重点产业、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树立以项目争资金的理念,适应上级竞争性分配项目资金改革的要求,加大项目前期投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以项目实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规范招商引资措施,加强跟踪服务,以项目落地和实施促财政增收。不断发展壮大民营金融,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扩大信贷投放和担保规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盘活国有资产,积极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确保完成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提高国有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的贡献。多渠道筹措资金,抓好资金调度,保障民生投入和项目建设。严格执行结余资金管理规定,盘活存量资金,及时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强化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积极应对财政收入的新常态,转变聚财思路,不断提高组织收入的效率。坚持定期分析财税工作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增强组织财税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对重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税收缴库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应纳税收及时入库。加大在建项目的推进力度,并按照进度及时支付项目资金,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带动财政增收。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着力加强对国有资产处置、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等重点收入的征管,确保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盘活土地资源,做好土地出让工作,做活土地出让文章,确保完成基金预算收入计划。加强部门协作,统筹做好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确保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目标。

(三)优化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执行会议费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和差旅费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教育支出安排616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重点,不断改善教育条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安排34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3%。支持加大公共卫生投入,认真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经费补偿办法,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慈善救助之间的衔接,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水平。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45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原则,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养老保障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4074万元,比上年增长14.1%。支持发展公益文化,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支持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丰富群众生活;加大对公共传媒的支持力度,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住房保障支出安排14387万元,比上年增长45.8%。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探索推行政府和社会资金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不断改善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四)服务三农,切实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支持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推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终端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支持方式,支持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认真落实涉农补贴政策,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高农业投入回报率,增强农业生产者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减少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发展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突出优势特色产业培植和劳动者素质提升,建立完善扶贫工作新机制,瞄准农村扶贫对象,实施精准扶贫。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着力构建纵向、横向协调联动的财政支农投入整合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式,积极化解乡村债务。积极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建设,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和普惠制项目实施。积极向上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和产业化项目,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2015年,全市农林水支出安排48097万元,比上年增长8.5%。

(五)强化监督,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完善规范的财政运行体制和财政监督机制。加大对财政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以检查促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减少违规行为。积极创新财政法规宣传方式和会计人员教育培训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落实财政督导责任,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搞好财政专项资金检查。积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扩大绩效评价范围。认真做好民生资金监管平台推广应用工作,强化资金运行各环节的监督。扎实抓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着力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认真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防范机制,保障干部安全、资金安全。

(六)深化改革,切实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认真贯彻执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增强预算的法治性和约束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新财政资金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方式,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全面推进预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重点在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专项转移支付、基层民生支出、地方政府债务、政府采购项目信息、预算绩效信息、财税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等八个方面深入推进。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做好编制三年滚动预算的准备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积极推进会计改革,做好权责发生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探索建立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情况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深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监管,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各位代表,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按照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统筹各种有利因素,强化措施,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全市财政“十二五”圆满收官。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