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楚雄市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
(一)全市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03648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01204万元增加2444万元,增长1.2%,比上年增加31679万元,增长18.4%。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完成64342万元,比年初预算数65540万元减少1198万元,下降1.8%,比上年增加8325万元,增长14.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9306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35664万元增加3642万元,增长2.7%,比上年增加23354万元,增长20.1%。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626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82450万元增加13817万元,增长16.8%,比上年增加1329万元,增长1.4%。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630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41256万元增加45044万元,增长18.7%,比上年增加70329万元,增长32.6%。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0253万元,比年初预算数86451万元增加13802万元,增长16%,比上年增加688万元,增长0.7%。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9306万元,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756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214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278万元,调入资金4078万元,收入总计318368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6300万元,上解支出24384万元(其中:体制上解21284万元,专项上解3100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550万元,支出总计311234万元。收支两抵,年终结余7134万元(其中:项目结转6568万元)。结余资金的形成,主要是部分中央和省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下达较晚,当年难以形成支出,需结转下年按规定用途安排使用。另外,预算已下达但预算单位项目未实施和未完工的资金,也需结转下年支付。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626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81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万元,收入总计10607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0253万元,上解支出2038万元,调出资金2477万元,支出总计104768万元。收支两抵,年终结余1310万元(其中:项目结转168万元)。
(二)市乡两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市乡两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236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85799万元增加6561万元,增长7.6%,比上年增加19025万元,增长25.9%。市乡两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4852万元,比年初预算数198856万元增加45996万元,增长23.1%,比上年增加65531万元,增长36.5%。
市乡两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654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62450万元增加14090万元,增长22.6%,比上年增加1883万元,增长2.5%。市乡两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1253万元,比年初预算数66451万元增加14802万元,增长22.3%,比上年增加2011万元,增长2.5%。
市乡两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360万元,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756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2146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2059万元,调入资金4078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195万元,收入总计283398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4852万元,上解支出24384万元,补助下级支出6525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550万元,支出总计276311万元。收支两抵,年终结余7087万元(其中:项目结转6568万元)。
市乡两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654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981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万元,下级上解收入737万元,收入总计8708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1253万元,上解支出2038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0万元,调出资金2477万元,支出总计85778万元。收支两抵,年终结余1310万元(项目结转168万元,净结余1142万元)。
(三)开发区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6946万元,比年初预算数49865万元减少2919万元,下降5.9%,比上年增加4329万元,增长10.2%。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448万元,比年初预算数42400万元减少952万元,下降2.2%,比上年增加4798万元,增长13.1%。
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727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0000万元减少273万元,下降1.4%,比上年减少554万元,下降2.7%。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000万元,比年初预算数20000万元减少1000万元,下降5%,比上年减少1323万元,下降6.5%。
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946万元,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77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75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3万元(净结余68万元),收入总计53554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1448万元,上解支出12059万元,支出总计53507万元。收支两抵,年终结余47万元(净结余)。
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72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万元,收入总计1973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000万元,上解支出737万元,支出总计19737万元。收支两抵,年终结余为零。
以上预算执行情况已编制财政决算报州财政局,待州财政局审核批复后,再就有关变化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
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财政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2年,我们紧紧围绕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着力推动经济发展,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着力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加强收入征管,圆满完成收入任务。及时将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征收单位,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提高各部门抓收入的积极性。加强财税协调,定期组织收入分析会议,分析收入进度,解决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按照进度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扎实推进金税工程建设,提高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不断改进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效率,减少税收流失。加大欠税清缴力度,严厉打击偷骗税违法行为,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实行以票管费,加强源头管控,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的监管,确保资产处置合法,处置收入及时足额缴库,避免资产流失。认真执行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规定,收入做到应缴尽缴。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政策,盘活土地资源,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及时入库。2012年,全市完成税收收入122249万元,比2011年增收20592万元,增长20.3%;完成非税收入17057万元,比2011年增收2762万元,增长19.3%。超额完成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各项财政收入任务,圆满完成州下达绩效考核指标。
(二)支持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跨越发展。投入资金10.6亿元,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投入项目前期费1047万元,支持各单位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建立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投入招商引资工作经费190万元,考核奖励经费50万元,以招商引资促地方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激励政策,安排奖励经费50万元,提高各单位、各企业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支持投融资平台建设,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进一步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工作力度,以土地储备和重大建设项目为主要对象,融资2.9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好园区经济攻坚战,财政投入富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65万元,加快园区建设进度。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实行重点企业领导挂点帮扶和重点项目领导挂点督办制度,推进项目实施。投入节能环保资金7551万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新能源企业的扶持,加大污染防治、能源节约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节能环保支持力度。
(三)加大支农投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抗大旱、保民生为重点,投入抗旱救灾资金3886万元,为战胜持续干旱提供坚强保证。认真落实涉农补贴政策,兑付强农惠农补贴资金12896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741万元,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民生政策的实惠。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投入养殖业保险246万元,种植业保险239万元,森林火灾保险181万元,增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扎实做好家电下乡、摩托车下乡工作,兑付补贴资金949万元,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重点,投入小农水项目资金20025万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6390万元,中低产田改造资金5297万元,不断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投入村庄规划、乡镇集镇和集贸市场建设资金1238万元,支持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升乡村发展环境。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等防灾减灾投入,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投入资金1309万元,支持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扎实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财政投入2222万元,带动其他投入2996万元,实施普惠制村内户外道路硬化项目139个,示范村项目9个。2012年,全市财政支农投入43709万元,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1672万元,比上年增支11937万元,增长40.1%;土地出让收入中用于农业农村的支出2037万元,比上年增支882万元,增长43%。
(四)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集中财力,做好民生保障。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支出50020万元,比上年增长53.4%,重点支持落实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巩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支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就学条件;积极化解教育债务。医疗卫生支出215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4%,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特殊困难群体由财政补助资金进行缴费;支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374万元,比上年增长37.8%,支持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放保障资金,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推动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76万元,比上年增长11%,支持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增加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加大重点文物、红色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住房保障支出23956万元,比上年增长120.9%,为配套住房公积金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48万元,惠及721户1875人。支付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财政补贴524万元,老年人福利得以落实。发放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4164万元,确保农村客运、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票价稳定,老百姓得到实惠。
(五)精细管理财政,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编制工作,在全面分析经济形势、税源增减变化和财税政策变动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增长比例;严格按照定员定额标准和重点工作需要,制定预算编制方案,规范基本支出预算,细化专项支出预算,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科学调度财政资金,落实部门预算支出主体责任,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增强预算支出的均衡性。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追加支出审批制度和预算资金审批管理制度,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管理关键环节的监督,保证资金安全。建立健全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制度,规范土地资金管理。认真开展财政督导和专项检查,及时处理违纪违规行为。积极化解乡村债务,进一步改善干群关系。深入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保障村级资金安全管理和规范使用。
三、财政发展成果丰硕的五年(2008年至2012年)
2008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财政改革发展成果显著。
(一)财政收支持续较快增长。2008年以来,楚雄市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不断创新财源培植方式,加大财源培植力度,努力做大财政“蛋糕”,财政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03648万元,为2007年97123万元的2.1倍,5年间年平均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9306万元,为2007年58336万元的2.4倍,5年间年平均增长1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全省县级行政机构(县、市、区)中的排名由2007年的第9位上升到第8位。在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保障下,财政支出实现快速增长,为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6300万元,为2007年101620万元的2.8倍,5年间年平均增长23%。
(二)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以来的五年,是楚雄市广大群众共享财政改革发展成果的5年。在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支持下,楚雄市财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工资从未发生过拖欠,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由7%提高到12%,关于职工个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全部得到落实,广大职工切实享受到财政发展的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不断提高,群众就医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推开,群众老有所养成为现实。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5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146649万元,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再交纳学杂费和教科书费用,困难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营养餐补助,就学难的问题得到解决。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政策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历史未有的发展机遇,2008年至2012年,共发放涉农补贴资金44559万元。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的实施,让广大群众的生活品质明显改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保险政策逐步推开,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惠及广大农村,2008年至2012年,全市累计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325万元,引导群众筹资、投劳折资11303万元,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75个,项目区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改变。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5年财政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598万元,带动其他投入65707万元,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个,贴息项目11个。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持续改善,2008年至2012年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46259万元,实施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林业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低收入人群、林业工矿企业职工和农村危房人群的住房问题。对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实行财政补贴,自2010年开始实施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以来,累计拨付财政补贴999万元。认真落实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政策,5年累计拨付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9935万元。
(三)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08年以来,楚雄市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支出的总体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一是确保了法定支出。教育、“三农”、科技等法定支出增长均超过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二是财源培植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建立工业经济发展奖励、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激励等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2008年至2012年,全市累计投入企业扶持资金56792万元,为财政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行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通过采取冻结楼堂馆所建设审批,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购置,严格因公出国(境)和出省考察学习的审批,实行车辆定点保险,扩大公共机构节能产品使用范围等措施,行政成本上升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保障民生。四是重点项目建设保障有力。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融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着力做好重点项目资金保障。重点支持市政道路、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等项目,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五是对乡镇和村级组织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乡镇运转经费逐步提高,保障了正常运转需要。事业发展资金持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村级运转经费和党建经费得到很好保障,村民小组长的报酬逐步提高,党小组长的待遇得到落实,为村级组织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提供了坚强保障。
(四)财政管理更加科学精细。2008年以来,楚雄市以完善制度机制、深化改革为主要抓手,5年出台了30多个管理制度,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按照逐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健全预算编制和执行机制,预算编制更加精细科学,预算执行更加均衡。加大预算公开力度,将每年的预决算报告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和乡镇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提高乡镇财政保障水平,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建立乡镇债务化解机制,5年化解乡镇债务3492万元。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公务用车保险、办公家具、纸张、印刷品实行定点采购,对列入集中采购范围的办公设施实行公开招标采购,节约财政开支。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减少资金流转环节;实行公务卡结算制度,提高公务开支透明度。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全面推开,全市152个村(居)委会纳入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管理与监督。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在积极探索中稳步推进,财政资金开支基本形成事前论证、事中监督、事后评价的机制。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广实施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及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回顾过去5年,特别是2012年,全市财政工作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迎接挑战中不断取得新胜利。同时,财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很多:一是财政新的增长点少,财政持续增收缺乏稳定的税源支撑。二是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三是各种民生配套不断增加,支出压力较大。四是债务负担重,偿债压力大。五是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工作亟待加强。这些困难和问题,急需在今后工作中深入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四、2013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中央、省、州和市委对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2013年全市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继续做大财政“蛋糕”,为经济社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议2013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安排如下:
(一)全市地方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计划238302万元,比上年增加34654万元,增长17%,其中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计划75305万元,比上年增加10963万元,增长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62997万元,比上年增加23691万元,增长17%。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94060万元,比上年减少2207万元,下降2.3%。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320080万元,比上年增加33780万元,增长11.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8870万元,比上年减少1383万元,下降1.4%。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2997万元,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725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8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134万元(项目结转6568万元,净结余566万元),调入资金4100万元,收入总计349983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0080万元(含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18500万元),上解支出29703万元,支出总计349783万元,收支两抵,计划公共财政预算结余200万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406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310万元,收入总计10137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8870万元(含专项转移支付支出6000万元),调出资金2500万元,支出总计101370万元,收支两抵,计划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为零。
(二)市乡两级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市乡两级地方财政总收入计划154462万元,比上年增加22472万元,增长17%,其中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计划46392万元,比上年增加6762万元,增长17.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08070万元,比上年增加15710万元,增长17%。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65680万元,比上年减少10860万元,下降14.2%。
市乡两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272494万元,比上年增加27642万元,增长11.3%;市乡两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70490万元,比上年减少10763万元,下降13.2%。
市乡两级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8070万元,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725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18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087万元(项目结转6568万元,净结余519万元),调入资金410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3740万元,收入总计30874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2494万元(含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18500万元),上解支出29703万元,补助下级支出6402万元,支出总计308599万元,收支两抵,计划公共财政预算结余150万元。
市乡两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568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310万元,收入总计7299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0490万元(含专项转移支付支出6000万元),调出资金2500万元,支出总计72990万元,收支两抵,计划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为零。
(三)开发区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开发区地方财政总收入计划83840万元,比上年增加12182万元,增长17%,其中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计划28913万元,比上年增加4201万元,增长1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54927万元,比上年增加7981万元,增长17%。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28380万元,比上年增加8653万元,增长43.9%。
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47586万元,比上年增加6138万元,增长14.8%。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8380万元,比上年增加9380万元,增长49.4%。
开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927万元,返还性收入及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90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5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7万元,收入总计61376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586万元(含专项转移支付支出3500万元),上解支出13740万元,支出总计61326万元,收支两抵,计划公共财政预算结余50万元。
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38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380万元,收支两抵,计划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为零。
各征收部门收入计划:市国税局收入计划33230万元,其中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25558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672万元;市地税局收入计划86699万元,其中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16712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987万元;州地税局直属征收分局收入计划28748万元,其中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4201万元(其中开发区收入7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47万元(其中开发区收入5352万元);市财政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1216万元。开发区地方财政总收入计划83840万元,其中上划中央及省级收入28913万元(其中州地税局直属征收分局收入79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927万元(其中州地税局直属征收分局收入5352万元)。市财政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65680万元;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28380万元。
五、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十八大精神,围绕楚雄市“十二五”规划目标,2013年,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楚雄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着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加大本级投入、争取上级扶持、整合社会资金等方式,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县域经济发展带动财政增收。加大项目前期投入,鼓励各级各部门争取上级支持。积极安排项目配套资金,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夯实财源基础。认真落实领导结对帮扶企业和重大项目领导挂点督办制度,推进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加大产业培植力度,切实增强经济发展“造血”功能和财政增收后劲。改进财政扶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增强扶持的针对性。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构建良好的地方金融环境。加大投融资工作力度,构建政银互利共赢的环境,缓解财政投入不足。
(二)坚持强化收入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继续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收入征管水平。完善税源控管体系,加强重点税源监管,加大税收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偷漏税行为,切实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对代开发票的管理,避免税收流失。坚持做好收入运行分析工作,增强组织财税收入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强财政票据电子缴库系统建设,坚持以票管收,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认真执行国有资产处置审批制度,加强对国有资产处置等一次性收入的征管。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政策,盘活土地资源,确保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任务圆满完成。
(三)坚持不断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着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做好改善民生的大事。要按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安排58190万元,比上年增长16.3%,重点支持学前教育、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职业教育实验基地项目建设,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进一步改善办学就学条件。坚持投入与改革并重原则,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医疗卫生支出安排21416万元,重点支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实施重大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项目。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35031万元,比上年增长5%,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落实,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继续实施“贷免扶补”等优惠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创业促进就业工作;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政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3347万元,比上年增长12.5%,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增加文化产品的供给,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住房保障支出安排19037万元,着力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
(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加大财政支农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提高农村综合发展水平。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出发点,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农林水事务支出安排51776万元,比上年增长24.2%;土地出让收入中用于农业农村的支出安排1620万元。重点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低产田改造、高产稳产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大力支持农业合作化、产业化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逐步缩小发展差距;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深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统筹,发挥资金聚集效应。认真落实涉农补贴政策,足额保障配套资金,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积极推行农业保险工作,逐步扩大保险范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五)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加强财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完善的财政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财政管理走上更加科学、规范的轨道。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预算绩效、投资评审、非税收入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实施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及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契机,着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把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形成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紧密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推动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快项目推进工作,增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加强结余资金管理,严格控制结余资金规模。加大债务化解力度,切实防范财政风险。运用审计、财政督导、专项检查等手段,加强对各单位执行财经法规、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契机,全面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对各单位财务负责人的法制宣传,引导财务负责人严格遵守财经法规。强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筑牢思想和制度防线,减少违纪违规行为。
各位代表,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