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楚雄州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重视并发展楚雄市纯手工用品生产的提案》(第285号)已交市经信局和市环保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政府出台政策,令行禁止。随着社会发展,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存安全的严重问题。为遏制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12月31日发布了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的通知。2008年5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限制和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切塑料购物袋(包括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全部塑料购物袋)”。为深入贯彻执行“限塑令”,楚雄市人民政府于5月25日印发了《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楚政办通〔2009〕50号),“限塑令”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执行“限塑令”以来,我市大型超市均按规定提供全部有价可降解塑料袋和其替代品(如棉纺布袋子),并由消费者付费。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数量明显减少,“限塑令”得到全方位宣传,大部分市民对“限塑令”较了解,绝大部分的人的意识较强。环境得到有所改善。下步工作中建议在农贸市场设置规范的购物袋销售处,出售符合要求的袋子;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建议工商等相关部门严格执法监督,认真查处罚没不合格塑料袋批发点,从源头上杜绝超薄塑料袋流入市场;吸收外地先进经验,倡导和鼓励包装经营者引进和采用可降解类型的一次性购物袋,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使之得到推广,以此解决在农贸市场等场所购物的必需,并缓解垃圾处理方面的压力。
二、加大宣传,改变大众消费习惯。对于“禁塑令”规定的塑料袋厚度许多人并不知道,只有部分市民表示厚点才耐用,不容易破损。由于旧的习惯、出门忘记带上自备购物袋等原因,使市场摊主提供不合格免费塑料袋的状况再度流行。以前塑料袋不流行的时候,人们习惯于用篮子、布袋购物,也没觉得不方便。但也要确实认识到以前商品的种类不如现在的繁多,人们的购物需求不同。现在的人,往往习惯于把几天内所需的商品一次性买齐,所以环保袋的设计上也需要改善,并不是越大越好。而且环保袋不方便对购买的商品进行分类,往往是把所有商品都混杂的放在一起,如果购买的商品较多,很容易造成一些商品的变形。但是会有意识的去减少使用塑料袋改用环保袋就已是一个好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塑料袋会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也会有更好的代替品出现。
三、抓好“五进”宣传教育,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今年以来,按照省、州有关绿色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加强环保、教育、住建和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以绿色传播为载体,不断丰富绿色创建活动内容,扎实推进环保“五进”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了群众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使社会公众成为了推动环保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抓宣传、抓创建、抓活动,加强创建指导,严格筛选、申报、推荐和评审,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楚雄州幼儿园和楚雄市东城幼儿被命名为“第十批云南省绿色学校”称号。按照楚雄州绿色单位创建的有关要求,今年新组织推荐楚雄市树苴中学、三街镇玛蝗箐完小申报创建州级绿色学校,组织推荐鹿城镇灵秀社区申报创建州级绿色社区。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学校29所、省级绿色社区4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通过开展绿色创建,不但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素养,改善了学习、生产和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广大青少年、市民、家庭等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四、政府引导,注重纯手工制品行业发展。目前,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在我市一些山区乡镇,形成了以刺绣、编织为主的手工业协会组织,其产品在部分旅游集聚区域有一定销售,但因纯手工制品缺乏标准和行业自律组织,要对其实施规划和纳入政府采购,扔存在难度。根据你们的建议,我们将会努力做好工作,支持和发展纯手工制品行业。
感谢你们对楚雄市纯手工用品生产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此 复
(联系人:钱开富)
楚雄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
2018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