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02-/2022-1110001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2-11-10
发布机构: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生成日期:
称: 市发展和改革局2021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号:

市发展和改革局2021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表时间:
字体:[    ]

一、工作情况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局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

务型政府,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2021年楚雄市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楚市普办通〔2021〕1号)、《中共楚雄市委、楚雄市人民政府印发<楚雄市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 2021- -2025年)>的通知》(市党通〔2021〕68)号等文件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压实主体责任,推进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严格执行市依法治市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建设法治政府的第一责任,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始终把法治建设作为发改工作开展的基本准则,及时调整完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局长徐少华亲自任组长,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抓好依法行政队伍建设。

(二)强化法治思维构建,落实学法制度。一是主题教育专题化。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7.1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正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发改工作中去。二是普法教育常态化。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完善并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和公务员学法、法制讲座等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制度化。每周固定以星期一职工会集体学习和日常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局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邀请州司法局法律专家李志成律师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纂与实施进行深入解读。

(三)立足自身职能,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局坚决贯彻执行国家《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文件精神,从2017年6月开始全面放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审批权限,凡是在我市辖区内备案的项目全部实行网络线上办理,只要不是属于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中的项目都可以备案,即“法无禁止皆可为”。凡在楚雄市辖区内的项目备案审批已经做到当场完成申报及时就可得到办理,办理时限为“0个工作日”,真正做到“只进一扇门,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的高效便捷办理。二是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认真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同时,积极组织第三方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我市营商环境涉及的18项一级指标85项二级指标进行评价,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的目的。三是贯彻落实“谁主管谁普法”。以安全生产月、世界粮食日、宪法宣传日等活动为契机,以发放爱粮节粮宣传册、专题培训、桃桃源湖宣传活动等为载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四)强化文件审查,规范决策行为。一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及时开展2021年度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清理工作,努力做到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我局政策法规科严格按照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要求,对全局项目审批、行政处罚、重大事项决策等全过程进行审查把关,确保我局行政决策工作依法依规,合法有效。三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聘请云南聂宗林律师事务所律师聂宗林为我局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咨询、建议作用,为依法决策提供坚实基础,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降低决策风险和成本,提高了决策质量。

(五)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行为。一是加强依法执法。由局领导带头,积极主动以多种形式提升行政执法证持证率。目前我局执法人员持证率已达70%以上。积极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能力。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二是有序开展“互联网+监管”。2021年,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粮食、煤炭、油气管道等等领域的执法检查49次、出动执法人员72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2021年,我局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回顾今年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法治工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近年来我局按照法治工作的标准与要求,修订了涵盖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学法普法等领域的一系列制度,有效夯实了法治工作开展的基础,但在新的发展形势与新的工作要求下,相关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的执行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执法力量薄弱。发改部门行业监管职责较广,但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自2019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要求,我局的价格监督检查、知识产权检查的行政执法职能已正式划转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应的执法人员也遵循“人随事走”原则被划走,导致我局执法人员严重不足。

(三)普法学法创新不足。干部队伍法律知识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普法学习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进一步探索、创新普法学法新方式方法,提升干部学法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下步计划

(一)注重规范,兼顾效率,着力完善法治工作制度机制。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切实加强对局法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学法普法以及日常管理等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迹可查。严格落实重大事项“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推动科学民主决策,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努力实现依法规范、公平高效的工作目标。

(二)内强自身,外联部门,着力加强发改执法能力建设。根据发改行政执法的新变化与新要求,结合我市发改执法实际,进一步优化配置局行政执法人员,配备配齐执法装备,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着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执法水平。深入开展“互联网+监管”执法检查,切实加强与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对接,适时开展联合执法,努力形成执法合力。

(三)创新方式,增强实效,着力提升发改法治宣传力度。法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贯穿于发改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我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继续抓好法制学习宣传,进一步创新方式,调动全局力量,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普法平台,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和氛围,扎实推进我局法治建设,努力开创发改局法治工作的新局面。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