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 人大代表建议 >> 正文
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关于对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44号建议的答复
号:

关于对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44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楚市发改复函〔2025〕2号

李兴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大对党和国家政策研究工作力度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机关建设及政策研究工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深刻认识到加强学习、精准把握党和国家政策对于推动我市发展改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始终将学习型机关建设和政策研究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强州府”等战略目标,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机关整体素质与政策研究水平,持续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以理论武装为基,筑牢学习型机关根基

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积极践行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的“三个表率”要求,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一)注重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楚雄市机关党组织“五抓三创三提升”工作方案》《关于建立“双联双带双提升”制度的实施方案》《在全市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三亮三创两争当”活动的实施方案》《楚雄市推动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强化教育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风,贯彻学懂弄通做实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先后在全市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思路,每年分级分类举办“党员基本培训”培训班20余场,持续开展“威楚大讲堂”24期,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三)严肃政治生活。全面推行党组(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等载体,广泛开展“党课开讲啦”、微党课、“威楚鹿鸣”宣讲大赛、“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学习身边榜样”等系列活动,有效引导党员在学习中思考,着力推进学以致用,努力将学习成效转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举措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示范引领。在全市党组织深入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将学习型机关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先后创建省级“云岭先锋模范机关党组织”1个、省级“党建带群建示范点”1个、州级“模范机关创建示范单位”6个和州级“党建带群建示范点”3个。

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本,提升政策研究针对性与科学化水平

(一)把准政治方向,夯实政策研究决策参谋作用。持续强化调查研究的前瞻性、务实性、创新性及宏观思考,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省、州的决策部署及楚雄市“强州府”等年度战略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学习了解、研究掌握党和国家及各部委作出的决策部署,针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资金争取、乡村振兴、房地产等重要领域,及时开展政策研究和课题调研。通过深入基层、企业和项目一线,收集一手资料,分析实际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例如,在产业发展领域,通过对新能源、绿色食品等产业链的研究,为我市产业布局优化和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方向。​

(二)聚焦核心工作,做好重要文稿起草。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围绕党和国家政策落地见效,充分发挥以文辅政的参谋助手作用。针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起草《中共楚雄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实施意见》,为全市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发展、惠及民生的行动指南;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楚雄实践,起草《中共楚雄市委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楚雄市实践的实施方案》,明确改革路径与发展方向;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起草《中共楚雄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楚雄市发展新局面的实施方案》,为楚雄市把握时代机遇、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政策指引。同时,深度参与市委全会报告等相关材料起草,确保文稿充分体现市委战略意图,为全市发展凝聚共识、指明方向。

(三)构建数据驱动决策服务体系,提升政策制定精准度。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找准发展坐标、聚焦发展支点,加强对全市经济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持续加强对安邦智库合作平台的使用。着重对《每日经济信息》、《政府大数据库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并通过专题信息检索功能搜集党和国家前沿政策的全面解读内容及先进地区经验,将最终形成的有效文稿提供给市级领导以及有关单位部门进行决策参考。2025年已推送《每日经济信息》45期,《政府大数据库信息》48期,专题信息检索5期。

三、以重点任务为“航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一)锚定精神指引,构建调研决策框架。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与省州市工作要求,以高质量调研服务科学决策。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痛点、堵点,精准锚定改革创新、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等12个重点调研课题,构建“目标明确、方向清晰”的研究框架,为市委市政府完善决策提供坚实支撑。​

(二)全员下沉一线,推动成果实践转化。推行“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机制,年初细化课题分工,全体干部职工下沉一线,综合运用实地走访、座谈研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摸排基层实情。截至目前,已高质量完成4项课题研究,形成《关于推进落实“强州府”工作的调研与思考》等报告,编印《领导参阅》4期。其中“强州府”专题报告以详实数据剖析发展路径,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践动能。​

(三)拓宽调研维度,激活全域发展动能。围绕旅居产业发展、党建引领村集体增收等热点领域,拓宽调研覆盖面,联动市属部门挖掘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形成《关于我市发展旅居产业的调研报告》等专题成果,编发《领导参阅专报》2期。其中1期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充分发挥调研工作“以点带面、经验推广”的效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以研促干,推动“强州府”调研成果全链条转化。紧扣州委州政府“强州府”战略部署,联合州委政策研究室组建专班,深入园区、乡镇开展多轮实地调研,形成《关于推进落实“强州府”工作的调研与思考》,从产业升级、城乡融合等维度提出系统性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在此基础上,主动协同州发改委参与《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强州府”建设的总体方案》起草,将绿色硅材集群培育、区域协同发展等12条关键举措深度融入方案。最终,调研成果成功转化为州委州政府支持楚雄市“强州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现从课题研究、政策起草到制度落地的全链条贯通,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劲动能。

四、以人民福祉为标尺,全力绘就“十四五”评估及“十五五”规划编制新蓝图

(一)建立“全维度”评估机制,纵深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分析。为精准掌握“十四五”规划的落地成效,市发改局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体系。组织工作专班深入研究规划中的各项指标、任务及重大项目进展。通过收集各部门数据、实地调研考察以及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等方式,全面梳理楚雄市“十四五”期间各领域的发展成果与挑战在经济发展领域,评估产业结构优化的实际进度,分析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的成效;社会民生方面,关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程度;生态环境领域,着重评估绿色发展举措的实施效果,如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进度、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的进展等。

(二)聚焦精准研判,全力绘就“十五五”规划编制新蓝图。立足滇中崛起增长极定位,围绕“强州府”等战略目标,牵头完成全市规划基本思路起草,并面向全市27个部门、16个乡镇(街道)及重点企业开展首轮意见征集,收集建设性建议150余条,确保规划充分贴合地方发展需求。同步强化项目储备,精心谋划234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01万亿元,项目聚焦绿色硅材、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等特色产业,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其中,3个项目成功申报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28个项目入选省级重大项目库,189个项目进入州级重大项目库,为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奠定坚实基础。目前,规划纲要研究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将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全力推动楚雄市在“十五五”期间实现新跨越。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政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部分研究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学习型机关建设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干部职工主动学习、深入研究政策的积极性和能力参差不齐等。​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进一步创新学习理念和方法,探索建立学习积分制、学习成果分享会等制度,激发干部职工学习内生动力。加强学习阵地建设,打造机关图书角、学习交流室等学习场所,为干部职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根据干部岗位需求和业务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提升政策研究水平。加强政策研究团队建设,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选派干部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不断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整体素质。拓宽政策研究视野,加强对国内外先进地区政策经验的学习借鉴,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政策建议。建立政策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对政策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推动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强化政策研究与业务工作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研究,将政策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业务工作的具体举措。加强政策研究与项目谋划、资金争取等工作的衔接,提高政策运用能力,为我市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

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局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大政策研究工作力度,努力推动我市发展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5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