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部门公开 >>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 政协提案 >> 正文
号: cxs002-/2025-0820005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5-06-30
发布机构: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生成日期:
称: 关于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040046号提案的答复
号:

关于对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10040046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楚市发改复函〔2025〕11号

金朝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楚雄市数字经济工作基本情况

楚雄市作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楚雄市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数字云南”战略部署,以“强基础、抓融合、促转型”为主线,全面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多项核心指标顺利完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治理效能等均取得显著突破,为全州乃至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楚雄经验”。在之前出台的相关文件基础上,楚雄市今年又研究制定出台了《楚雄市落实“强州府”数字经济要强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要素保障,紧密围绕楚雄市产业特色与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数字产业,提升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打造具有楚雄特色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助力楚雄市在区域竞争中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具体办理落实情况

(一)关于金朝贵委员提出的充分借鉴发达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方面成果的意见建议

市发展改革局已采纳。数字化便民服务不断走深走实。网上政务服务实现村(社区)全覆盖,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9.49%,全程网办率达96.93%,建成自助办税服务厅(区)11个,实现361项涉税业务网上办。建成楚雄智慧出行平台、云智停车信息平台和静态交通指挥中心,智慧公厕、智慧停车场、智慧农贸市场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移动支付、“刷脸就行”等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建成市乡村三级医共体应用平台,实现643个定点医疗机构信息化全覆盖,激活医保电子凭证42.37万人,远程会诊、影像集中诊断、双向转诊等网络医疗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医保凭证扫码结算覆盖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数字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建设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平台,“互联网+监管”信息平台检查实施清单完善率达100%,“两客一危”车辆全部接入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平台,建成1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等数字生态环保基础平台,森林资源管理野外视频监控覆盖率达70%以上,“雪高工程”覆盖率不断提高,公安大数据应用走在全省前列。

(二)关于金朝贵委员提出的推动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应该建设的意见建议

市发展改革局已采纳。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按照“1地1仓5中心”布局,全州首家跨境电商海外营销选品中心落地园区,打造 “一乡(镇)一品”公共品牌。举办领导干部数字经济专题培训1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2期,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培训、年货节沙龙、直播大赛等48场次,引流28.5万人。2025年开展12次数字经济招商活动,招引入园企业2家。数实融合步伐加快,建成5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6个智慧农业示范项目,打造彝人古镇一刻钟智慧数字便民商圈、彝海公园一站式城市文旅夜游空间。融信服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走访各类市场主体10272户(目标9935户),授信30.99亿元、获贷24.37亿元。

(三)关于金朝贵委员提出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意见建议

市发展改革局已采纳。一是数字产业融合成效显著。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烟草、冶金、能源等支柱产业智能化改造项目累计投入超10亿元,楚雄卷烟厂“智慧工厂”、滇中有色“5G+工业互联网”等项目成为行业标杆。数字农业蓬勃发展,“谷耘滇”等本土电商品牌借助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带动500余户农户增收,“直播电商+农产品上行”模式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楚雄通”APP集成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等120余项功能,群众办事“一网通办”率达95%以上。二是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分批开展电商人才培训146场,3282人次,目前从事电商或相关行业444人,培育孵化本地“网红”18人。整合各平台和APP数据资源,联通24个应用系统建成数字乡村综 合服务云平台,并拓展升级为“威楚数智大脑”。推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印发实施数字经济工作要点,聚焦多行业总结上报数据要素12个典型应用案例。三是着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按照“1地1仓5中心”布局,全州首家跨境电商海外营销选品中心落地园区,打造“一乡(镇)一品”公共品牌。举办领导干部数字经济专题培训1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训2期,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培训、年货节沙龙、直播大赛等48场次,引流28.5万人。2024年数据局成立以来,开展35次数字经济招商活动,招引入园企业28家,产值4.2亿元,培育规上企业2户。园区企业参一数字科技公司成功纳统,支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增长17.6倍,直接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3个百分点、全州增长1.3个百分点,小行业大拉动作用明显。数实融合步伐加快,建成5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6个智慧农业示范项目,打造彝人古镇一刻钟智慧数字便民商圈、彝海公园一站式城市文旅夜游空间。融信服平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走访各类市场主体10272户(目标9935户),授信30.99亿元、获贷24.37亿元。到目前为止共完成数字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值77.69亿元;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1.36亿元,网络零售额22.68亿元。四是着力赋能数字治理。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增强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成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威楚智慧党建”系统和村(社区)电子政务外网,实现政务服务三级覆盖,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13%,全程网办率达96.30%。

三、下步工作

(一)紧扣国家战略谋项目。主动对接“东数西算”“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等国家战略,围绕数据中心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策划生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特别是要依托楚雄作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门户节点的区位优势,谋划跨境数据服务中心、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贸易平台等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十五五”数字经济专项规划。

(二)立足产业优势谋项目。聚焦“数字+农业”,推进“区块链+农产品溯源”项目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数字供应链;聚焦“数字+工业”,加快实施硅光伏、化工等行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年内新增智能工厂(车间)5个以上;聚焦“数字+服务业”,支持“谷耘滇”等电商企业建设区域直播电商基地,推动“直播经济”与文旅、商贸深度融合,培育“夜经济”“首发经济”“首店经济”等新业态,依托跨境电商选品中心、滇中数字贸易基地等平台,推动跨境电商、直播电商规模增长20%以上,实现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45%以上。

(三)实施数字产业化提升。制定全市加快数据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开放、授权运营的基础制度。建立统一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搭建共享平台并设激励约束机制以促进整合共享;明确开放范围边界、建平台流程规范并加强安全评估监测推动数据开放;构建授权运营管理体系、创新模式且强化监督评估保障授权运营,从而打破数据壁垒,激发用数活力。推动“数据要素×”行动落实,聚焦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等12个行业和领域,全面释放数据要素活力。到2027年,通过数据驱动各领域优化升级,实现各领域均有在全省甚至全国叫得响的“数据要素×”应用案例。

(四)实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入行业成熟服务商,普惠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园区数字化、智慧化,加速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到2027年,建设100个5G工厂,打造20个融合应用试点城市,提升多方面能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关数字化普及率等指标的增长。

(五)实施数字社会建设。一是实施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搭建一站式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教育、医疗、社保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简化办事流程,推动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同时,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其数字服务使用能力。到2027年,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98%以上,特殊群体数字技能普及率提升至80%。二是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程。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按照“一中心、两智脑、三支撑、四应用”的总体架构规划建设,提升城市体征监测预警水平,增强事件处置指挥调度能力,促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生活新生态。到2027年,在交通领域,智能交通系统使城市道路平均通行时间缩短20%,拥堵指数降低30%。在能源领域,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三是实施数字城乡融合发展工程。深化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成果,加强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网络和5G网络覆盖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数字服务体系,推动城市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农村延伸。发展农村电商,助力农产品上行,促进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到2027年,农村光纤宽带全面覆盖,自然村5G网络覆盖达95%,城乡一体化数字服务体系成熟完善,农村电商销售额占比提升至50%。

(六)实施数字政府建设。一是实施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社会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整合公安、民政、城管等多部门数据,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社会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建立智能化的社区治理平台,实现社区事务数字化管理,提高社区服务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2027年,社会治理问题预警准确率提升至85%,智能化社区治理平台覆盖全市50%以上的社区,提升市场监管效能40%以上,形成全面、高效、精准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二是实施数据治理规范工程。制定数据治理相关制度,明确数据采集、存储、共享、使用等各环节的规范和标准。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促进部门间数据流通,同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立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到2027年,数据治理制度完善并有效执行,完成公共数据目录编制工作,所有政府部门接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成熟完善,数据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0.1%以内。

市发展改革局将以此次提案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要求,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衷心感谢您对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