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市发改复函〔2025〕10号
陈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儿童友好理念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楚雄市始终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立足“儿童优先”原则,系统推进政策规划、空间改造和服务优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楚雄市2022年发布《楚雄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确保儿童权益在城市建设中的优先地位,逐步细化适儿化改造标准,推动儿童友好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并统筹发改、住建、妇联、卫健、教育等部门资源,形成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二是开展试点探索,打造示范项目。在栗子园社区实施“嫩芽呵护”儿童关爱行动,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健康支持等服务,惠及2000余名未成年人,形成可复制的社区儿童服务模式。推进“爱在开端”科学育儿项目,开展多场亲子活动,提升家长科学育儿能力。选取龙川江智慧体育公园、青龙滨河体育场地等作为试点,增设儿童游乐设施、运动场地,力争打造儿童友好公共空间样板。三是推进适儿化改造,优化成长环境。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在雄安小区、龙川江沿岸等区域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步道及托育服务中心,提升儿童出行和活动安全性。2024年完成57个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建设儿童之家、口袋公园等设施,打造“15分钟儿童生活圈”,让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实施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增设交通警示标识、减速带等,保障儿童上下学安全。
二、具体办理落实情况
(一)关于陈琪委员提出的将儿童友好理念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意见建议
一是规划引领,融入城市发展蓝图。在《楚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2026—2030年)》中拟增设“儿童友好专篇”,明确到2030年实现社区儿童服务设施全覆盖,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纳入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结合彝海公园、青龙河滨水空间等项目,规划建设儿童主题步道、自然教育基地,融入楚雄民族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友好空间。二是标准先行,构建适儿化建设体系。参照《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制定《楚雄市适儿化改造技术指南》,规范学校、医院、公园等场所的无障碍设计、安全标识及游乐设施配置,确保改造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求。启动市内中小学“儿童友好校园”改造,增设安全护角、防滑地面、图书角及心理咨询室,提升校园环境友好度。三是机制保障,形成共建合力。建立“儿童参与机制”,通过“小小规划师”活动征集儿童建议,推动“1米高度看城市”理念落地,让儿童成为城市建设参与者。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友好项目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受益的良好格局。
(二)关于陈琪委员提出的将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理念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更新改造项目意见建议
一是精准改造,提升设施适儿化水平。在龙川江智慧体育公园、青龙滨河体育场地等项目中,增设攀爬网、空中栈道、沙池等设施,满足各年龄段儿童运动需求,打造全龄友好型运动空间。现已完成70套乒乓球台、30套健身器材进社区,配套滑梯、秋千、摇马等适儿化设备,丰富儿童户外活动。二是服务升级,打造儿童友好社区。以栗子园社区为试点,建设社区儿童之家、科普活动室,开设“爱心课堂”,提供课业辅导、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等服务,惠及社区儿童。推广至全市25个城市社区,已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课堂120场,惠及家庭超2万户。三是医教协同,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推进市妇幼保健院适儿化改造,增设儿童诊疗区、母婴室、健康宣教空间,提供温馨舒适的就诊环境。实施“明眸皓齿”工程,在全市中小学配备护眼灯、可调节课桌椅,定期开展视力筛查和口腔保健,2024年儿童近视率下降2.1个百分点,龋齿患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三)关于陈琪委员提出的加强儿童友好理念宣传引导,形成儿童友好的产业生态意见建议
一是全域宣传,营造社会氛围。通过“楚雄发布”等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学校家长会等渠道,发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动态500余条,提高市民知晓率和参与度。开展“儿童友好主题月”活动,举办绘画比赛、亲子运动会、儿童论坛等,参与家庭超1万户,营造全社会关心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二是产业融合,激发市场活力。扶持本市企业开发适儿化产品,如彝绣童装、益智玩具、儿童食品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产业品牌。2024年举办儿童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超5000万元,推动儿童产业与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特殊关爱,保障弱势群体。针对留守、困境儿童,实施“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服务,建立长效关爱机制。2024年发放助学金、生活补贴200万元,惠及儿童3000余人,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三、下步工作
下一步,楚雄市将聚焦“儿童友好”深化实施三大行动,持续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打造全域覆盖的儿童友好空间网络。实施“百个儿童友好微空间”建设工程,结合城市更新和社区改造,精选100处城市边角地、闲置用地、社区闲置空间,设计主题游乐区、亲子阅读角、自然观察站、户外运动场等多样化空间。在空间设计中融入楚雄彝绣图案、火把节主题雕塑、民族乐器互动装置等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儿童友好空间。推进儿童友好街区示范创建,设置儿童安全步道、彩色斑马线、减速带,保障儿童出行安全。二是构建精准高效的儿童友好服务体系。深化“医教家”协同育儿模式,在市妇幼保健院设立“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提供生长发育监测、心理健康评估、营养膳食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推广“家校共育”项目,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沟通工作坊。实施“爱心家庭”计划,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持续提供结对帮扶、心理疏导、学业辅导等服务。建立“儿童友好社区服务中心”,提供托育服务、课后托管、兴趣培养等多元化服务。拓展“儿童友好服务进社区”项目,开展防溺水、防拐骗、交通安全等教育活动。三是培育创新驱动的儿童友好产业生态。在楚雄高新区规划建设儿童友好产业创新园区,聚焦亲子研学、儿童文旅、儿童用品制造、数字创意等四大领域。重点引进国内知名儿童品牌企业、研发机构和创新团队,对入驻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租金补贴、人才奖励等支持。建立儿童产业创新中心、产品检测实验室、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邀请国内外儿童产业专家、企业家、学者,围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儿童产业发展趋势等主题,开展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活动。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