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闻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楚雄市数字经济建设的提案”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体系
按照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要求,在《楚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纳入楚雄市“十四五”规划重要范畴,在“十四五”规划中,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现代物流、智慧城市、数字楚雄建设、数字乡村、数字农业、数字经济产业等贯穿全文,重点强调了要加快大数据、区块链、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同时,按照发展需求,我市还编制了《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规划中:明确了包括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和推动以融合为主线的产业数字化等11项重点任务,提出了要落实省、州规划发展战略,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结合楚雄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手段,争取利用6年时间,将楚雄市建设成全国数字乡村先行示范区、省级特色新型智慧城市、滇中城市群数字经济新中心。目前,《楚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已发布实施,将指引我市未来一段时间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基础先行,适度超前”原则,依托“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着力构建高速、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目前,楚雄市建成通信光缆皮长52371公里,宽带端口共达到91.8034万个,光端口占比100%,光用户占比100%,城市FTTH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光网覆盖率100%,光纤宽带网覆盖率达到84.22%,城市4G覆盖率100%,行政村以上4G覆盖率100%,自然村4G覆盖率98.7%。5G城区覆盖率达98.7%,15个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及部分行政村同步实现5G网络覆盖,已实现城区连片覆盖,彝人古镇、紫溪彝村等AAAA级景点、高铁站、公共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区域、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重点院校、政府、医院、军警驻地等重点区域覆盖,能满足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建设领域的应用场景需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等机遇,推进信息化建设,激发数字赋能覆盖。到目前,州际互联网出口带宽达1730G,有5条国际通信光缆,7条省际通信光编过境,大数据枢纽建设初具规模。电信、移动、联通三大电信运营企业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超过1638平方米,拥有358个标准机柜、2000台服务器装机量、具有1210TB的存储容量,数据中心建设初具成效。
三、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市建设,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以楚雄市数字乡村全国试点县市建设为契机,强化农村数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智慧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数字乡村发展红利,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在全市各领域各环节全面推广“钉钉数字楚雄”运用,建立市乡村组四级治理网格化数据管理“一张网”治理体系,积极推进信息入户工程,建设“云农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公益服务网页,建成益农信息社152个,测土配方施肥54万亩,化肥减量增效27万亩,设置草地贪夜蛾性诱剂监测点45个;利用“三农通”平台编辑发布种植、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情气象信息等信息279条;发布农产品供求、企业用工招收农民工等信息7条。全面开展“两区”划定“回头看”、“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拉网式、全覆盖排查种养殖基地1375个3.33万亩,建设国家耕地质量10年以上长期监测点7个。将20家龙头企业和“三品一标”企业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新增绿色食品监测面积8500亩、“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5家、“三品一标”认证2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2个,实施了金沃蓝莓和彝韵猕猴桃2家企业数字化建设,对114户规模养殖场、1户生猪屠宰场、58户兽药企业的“一场(企)一码、一畜(禽)一标”数字化动态管理,实现畜牧生产、流通、屠宰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
四、抓实数字经济投资,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模式
紧扣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主线,围绕扩大投资、促进消费、补齐短板三个重点,重点聚焦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谋划储备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2020-2025年)项目91个,2020-2025年计划投资659.98亿元,其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个,计划投资63.84亿元,数字产业化项目4个,计划投资11.33亿元,产业数字化项目26个,计划投资525.74亿元,“数字楚雄”建设项目43个,计划投资59.07亿元。目前,智慧水务建设项目、数字城市管理指挥调度服务中心平台建设项目及威楚党建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楚雄市城乡物流产业园及楚雄市富民工业片区区块链云平台建设项目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已开工建设,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模式正加快形成。
五、实施资源数字化工程,实现资源共享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完善数据中心建设,打造一体化数据资源、政务办公、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管理服务体系。全市145家单位、1209个有效用户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协同办公系统进行电子公文流转,远程视频会议系统覆盖到乡镇。政务服务平台上线事项9103项,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全程网办率达70%,最多跑一次事项达99.90%。“一部手机办事通”自然人实名注册数为87210人,法人实名注册数为18081户,累计办件量为1306755件,人均办件量为2.0692件,总活跃用户为122166户;办件总量、办件率居全州第一,总活跃用户数居全州前列;电子化交易“公开透明、规范统一、应上全上、网上办理、便捷高效、全程留痕”的目标初步实现,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不见面开评标全面推行,降本利企便民成效显著。“政采云”平台建成运行,完成了政府采购流程的信息化建设改造,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整合了公安、交通、住建等物联网感知资源,加快全市感知资源监控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推进物联共享和安全管理,构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打造“视觉感知”网络,推动物联感知体系整合和跨部门调用共享。
六、实施产业发展数字化工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推动物流通道、城乡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不断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打造特色农产品集中展示升级聚集地和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基地,推动彝药、野生菌、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参展数字“南博会”。推动传统零售和渠道电商整合资源,发展在线超市、直播带货等电商零售新业态,拓展电子商务在中小零售企业、传统商圈、社区及农村地区的发展应用。持续推进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广“城乡达”物流交易平台,打通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在瑞景家园、格林天城等40多个小区投放了150余组2万个快递格口的伴程快递柜,快递进家园加速推进,投资3.56亿元的楚雄市城乡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楚雄市现有州(市)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点)15个,村级服务站(点)43个,乡镇服务站覆盖率100%,村级服务站覆盖率达27.6%;全市电商户数(电子商务市场主体)达169户,在各类电商平台开设店铺2000余个。
七、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培育数字经济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和“公益性与经营性并重”的原则,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中国50强物流企业为重点,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或采购、分拨、配送和结算中心。目前,正在积极抓紧与全国、全省知名信息化企业合作力度,已与20多家企业进行了沟通洽谈,谋划引进市场化专业公司参与建设、运营及管理,有效利用市场化运作构建多元化投资格局,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的投融资机制,确保创建的资金及技术得到切实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按照优先您提出的建议,紧紧围绕楚雄市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市建设、楚雄市智慧城市建设、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积极谋划包装数字经济项目,争取国家、省州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培育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及龙头企业,助推我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