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洪、郭秀凤委员:
你们提出《关于加强楚雄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的提案》,已交由楚雄市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的建议。一是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和推进云南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在社区、学校和机关单位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154个村(社区)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300余块,在主次干道、商业街道、政务大厅、商场超市、广场公园等设置户外垃圾分类宣传公益广告1000余块。二是规范垃圾分类标识,城区所有果皮箱、垃圾桶均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垃圾分类标识,设置“四分类”垃圾分类亭215个,细化粘贴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引导标识。三是强化活动教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300余场次,将垃圾分类
知识融入市民手册,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积极营造全民了解分类、参与分类、精准分类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关于关注重点群体,发挥示范影响效应的建议。一是关注重点群体,将垃圾分类纳入各级文明单位评创的重要考评内容,教育党员干部带头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及投放工作。二是试点先行,以东兴路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契机,制定《楚雄市鹿城镇东兴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现已在东兴社区完成2所学校(东兴中学、云荫寺小学)、3个小区(石油公司2号院住宿区、州人民银行住宿小区、汇东胜景小区路口)、1个单位(鹿城镇政府)、1个商业区(丹麓小镇)的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工作。三是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等校园宣传形式和阵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努力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关于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坚强经济支撑的建议。一是投入专项资金115万元,招标采购垃圾分类设施一批,塑料分类垃圾桶1000只,智能垃圾分类亭7套;购置分类果皮箱80只,果皮箱塑料收集袋67500只。二是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引进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楚雄东方新能源环保有限公司,负责生活垃圾收运工作,配备5套智能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14辆垃圾收运车、12辆压缩式垃圾车、9辆电动挂桶车、20辆车厢可卸式垃圾车。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启动处理规模达100吨/天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现已进入项目用地审批手续阶段,力争年内开工。
由于受宣传教育、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限制,楚雄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推动群众习惯养成、加快分类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健全和完善。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力度。坚持线上融媒与线下纸媒相结合,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培训讲座、文艺汇演、志愿者服务、文明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普及居民群众垃圾分类知识,增强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倡导市民自觉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文明行为。切实从孩子抓起,以青少年为重点,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容,依托各级少先队、学校团组织等开展“小手拉大手”等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家庭积极参与。在有条件的学校、社区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服务队。
(二)加强组织机构建设,逐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认真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学习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进城市做法,拟成立专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专班,配备人员力量,完善组织架构,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三)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投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企业运作、全民互动”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进一步配套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设施,增设分类垃圾桶、果皮箱,继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非常感谢你们对楚雄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楚雄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给我们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2年8月23日
(联系人及电话:高庆0878-6086929)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