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328号提案的答复
胡晓雯、卢晓林2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提案》已交楚雄市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团结路与振兴路交叉口到东盛西路彝人古镇西门路段合理规划一定的停车位问题
楚雄市人民政府及时安排职能部门对提案内容进行实地调研,对提案所涉及的东盛东路、团山路、团结路等周边路段的停车泊位渠划情况进行实地勘查。截至目前,除团结路与振兴路交叉口至东盛路部分路段因坡度大未能做到应划尽划外,上述其余路段共渠划停车泊位433个。目前,楚雄高新区将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目标,逐步完善新型智慧化城市体系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努力推动智慧化停车、手机扫码找厕所、找商家等智慧化服务工作,全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
二、关于对中心城区,尤其是老城区的停车场数据进行整合,机关事业单位下班后和节假日空出车位对外开放的问题
(一)科学编制规划
为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2021年5月全面调查摸清城市现有停车资源和管理运行情况,包括市政道路停车位、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公共停车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全市范围内的临时停车泊位等,重点摸清可以面向社会开放的停车场、停车库、停车位的基本情况。由市人民政府牵头开展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拟定了《楚雄市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实施方案》《楚雄市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实施方案》,并经九届市人民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具备开放条件的单位将按市委市政府的计划安排有序推进停车场对外开放工作。
(二)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
1.建设智慧出行平台。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工作,推广应用楚雄智慧出行手机APP软件,同时,加大一部手机游云南楚雄板块的开发力度,将全市停车场(库、位)信息与平台使用高度融合,便于市民、游客查找停车位。
2.建设一批停车场(库)项目。按照城市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市级财政每年要筹措资金用于新建和改造一批公共停车设施,增加公共停车泊位,使公共停车需求尽量得以保障。结合道路交通流量、道路状况、停车需求、占压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情况,按照“便民利民,集约节约资源,能划尽划”的原则,规划一批路内停车泊位,确保年内新增车位500个。
3.开展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停车设施的改造。以老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为契机,把改善停车条件作为必要的改造更新项目,重点解决老城区停车泊位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抓住城市更新契机通过对城中村、棚户区更新改造每年新增5000个停车位,抓住老旧小区改造契机,通过“拆临建位”、“退绿造位”、“扩路增位”的方式每年新增加老旧小区停车位2000个。同时对未进行城市更新城中村进行规范和治理,重点对乱停乱放进行治理,科学改造规划城中村停车位,确保通过新建+改造+智慧升级的方式,新增车位500个。
4.批而未供地块(闲置地块)的车位建设及共享。对全市范围边角空闲土地、中心城区功能搬迁腾出土地、城市公共设施新改建预留土地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进行梳理,对有条件建设公共停车设施的土地制定供地计划,交与有关部门进行合理建设和管理。
5.居住小区、商场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的“共享”。居住小区、商场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对停车资源进行梳理整合,鼓励面向社会提供停车资源共享或选择社会资本建设智能停车场(库),通过新建+改造+智慧升级的方式,新增车位500个。
6.单位内的“共享”停车。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出台鼓励政策,鼓励各单位建设智能停车场(库),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夜间车位拍租工作,加大对办公区停车资源的统筹“共享”。通过改造+智慧升级的方式,新增车位1000个。
三、关于对开发区工业园区内的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建设的问题
为有效缓解东盛路交通拥堵和减少大货车及重型货车通行等问题,楚雄高新区管委会于2020年9月启动的绿野路与楚南路连接线工程,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总量的80%,待雨季自然沉降后,10月份可进行路面工程施工,预计2021年年底前完工。该工程完工后,楚雄高新区将形成“团山路-绿野路-普发商混绿野路-楚南路连接线-楚南一级公路-永兴大道-元双公路-东波路-原320国道”的城市北外环线,有效分流园区大量的重型货车由楚南路直接出入园区,较大程度减少东盛东路、团结路的车流量,缓解东盛路交通拥堵和城区主干道的交通压力。在此基础上,将持续推进东盛东路、团结路延长线的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发挥综合执法、交警、公安“三勤合一”的联勤联动联治执法作用,全面纠正违章停车、擅自占用城市公共资源等不文明行为,促进城市静态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观。
感谢你们对楚雄市和楚雄高新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