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部门公开 >> 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协提案 >> 正文
号: cxs001-/2020-1215015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0-10-19
发布机构: 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0-10-19
称: 楚雄市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19号提案的答复
号:

楚雄市人民政府关于州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419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李琼会、杨辉、周永洪、郭维维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青龙河湿地公园保护的提案”已交楚雄市办理,经2020年9月10日面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楚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并将其提高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尤其是我市青龙河两岸,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推动青龙河湿地保护、建设和开发工作的发展,全市湿地工作初显成效。然而我市目前没有制定相关的湿地保护配套管理制度,导致湿地系统性的规划缺失、湿地公园建设缺乏文化特色等问题依然存在。楚雄市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市湿地保护和建设力度,全力推动全市湿地保护、建设工作的发展。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对全市现有湿地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完成了楚雄市湿地资源调查报告,编制了《楚雄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明确了我市湿地的分布及保护重点,同时以“湿地生态城市”的理念,编制了《楚

雄市青龙河滨水与彝海公园景观工程设计》,重点明确了青龙河湿地保护工作的目标、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把青龙河湿地保护与建设纳入楚雄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二是按照把楚雄城市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楚雄市从2016年起实施建设青龙河两岸滨水景观带,将青龙河打造为楚雄城区集防洪、休闲、生态景观为一体的滨水景观带。三是以都市生活带、人文休闲带、自然生态带为重点加大青龙河湿地公园建设力度,目前青龙河龙溪苑桥两端、鹿园及沿岸河堤的绿化景观带与周边已经建成的人工草地、健康步道、休闲亭等相辅相映,设置休闲石凳30条,木凳12条,休闲景观亭3个,不断提升湿地公园的功能等级,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四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将河道治理及沿河景观带建设相结合,不仅扩宽了河道,建设了液压翻板闸、液压泵房等设施,还建设了宾格石笼挡墙、块石护坡、鹅卵石游路、亲水平台等公共开敞空间,营造了绿色生态的水景,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集城市休闲、生态培育为一体的城市新空间。五是做好青龙河湿地公园绿化养护、清扫保洁、设施维护管理、河道清污、园容园貌整治等日常管护工作

三、下步工作计划

在下步工作中,楚雄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9号)文件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着力构建、完善我市湿地建设、管理、保护体系。

(一)规划引领,科学建设。一是根据《楚雄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启动龙川江、青龙河滨河景观带等一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以《楚雄市城市总体规划》《楚雄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楚雄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为统领,强化规划执行和落实,继续抓好以青龙河滨水与彝海公园景观工程景区为重点的湿地规划建设,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形成景观整体。三是加快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创新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全市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水平。

(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加强自然湿地保护,通过自然恢复,因地制宜辅以污染治理、水系连通、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全面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做到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

(三)严格湿地用途管理。一是实行严格的湿地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各类湿地功能,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二是加强《楚雄市城市总体规划》《楚雄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30)》和《楚雄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等规划间的衔接,合理确定湿地有关资源利用的强度和时限,避免对湿地生态要素、生态过程、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造成破坏,为湿地休养生息留足生态空间。三是建立联合执法和执法监督管理机制,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依法制裁侵占和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行为,打击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四)建立完善的投资保障体系。一是将湿地公园保护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专项资金,加大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投入。二是进一步理顺湿地公园的管理体制,从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行政管理模式向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五)加强宣传教育。一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突出湿地保护在生态保护决策中的重要性。二是抓好广大社会群众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三是针对不同层次群众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深入开展湿地科普宣传教育,采用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方式,大力宣传湿地保护知识、政策、措施和成效。四是采取湿地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课堂”等形式,抓好大中小学生湿地保护教育,树立湿地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湿地保护志愿者制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的积极性。

做好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工作,提升人居环境是广大市民的迫切要求,更是市人民政府的工作职责。在下步工作中,楚雄市将继续以城乡规划为引领,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持续做好楚雄市湿地生态建设保护工作,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有一个大的改善和提升。

感谢你们对楚雄湿地公园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楚雄市人民政府

202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