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普联珊、刘凯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不让地方特色小吃东躲西藏,共创楚雄文明城市的提案”已交楚雄市办理,经2020年8月21日面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楚雄市组织多家部门集中开展联合执法,重点对楚雄市城区流动摊贩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先后取缔了鹿城西路小商品市场、张家村临时农贸市场、三市街、府后街、鹿城北路、祥瑞农贸市场、学校周边等主次干道上的流动摊贩。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对城区16家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并积极做好引摊入市工作,城市市容市貌环境明显提升。由于流动摊贩运行成本低,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无要求,是解决无业人员谋生的一种渠道和手段,还有流动摊贩经营的商品价廉、经营方式灵活、购买方便等特点,能满足一定消费群体的需求,颇受部分市民的欢迎。然而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主要分布在城区人员密集的居民小区、单位、
学校及农贸市场周边主要路口,在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不仅破坏市容、阻塞交通、污染环境,还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同时也影响我市对外形象和城市品位。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治占道经营,提升市容市貌。近年来,楚雄市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对占道经营行为整治力度,以定期整治与常态化监管相结合,严格执法、高标准管理,按“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原则,实行城市管理“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定路”网格化管理责任制,依法取缔主次干道上流动摊点以及占道修车洗车、占道加工、占道摆放等跨店经营行为,严格规范主次干道宣传、促销、展销等活动及临街店铺擅自在人行道上乱摆桌椅板凳、垃圾篓、泔水桶、占道洗菜、洗碗等占道行为。2020年1月至8月,共整治占道经营5372件、乱摆乱放4430件、乱贴乱画3558件、乱吐乱扔575件、乱排乱倒1296件、乱搭乱建90件、治理重点区域脏迹1156处。通过开展集中整治,着力解决了市民反映强烈的严重影响市容、污染环境的城市“脏乱差”问题,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开展普法宣传,积极倡导文明购物、规范经营,通过各类网络媒体,全方位、多角度、高频次地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各界对依法治理占道经营工作的认知度,争取社会各界对依法治理占道经营工作的理解、配合、支持和参与,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进店、进市场购物。
(三)疏堵结合,因地制宜,规划疏导点。2020年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助力复工复产复业复市。楚雄市本着“为民”“便民”“利民”的原则,以“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为工作导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等重要指示精神。从今年4月开始,楚雄市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对主城区道路资源条件相对有序的部分区域在不影响消防通道、盲道、行人安全通行以及不侵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按照“主干道严禁、小街巷规范、广场和综合体优先”的原则,在主城区内试行“绝对禁止区域”、“相对禁止区域”、“引导区域”三类实施占道经营治理,确保营造安全、舒适、整洁、畅通、和谐的城市环境。目前,阳光大道(阳光花园1号门至东升路红率灯交岔口止)路段已试行为“相对禁止区域”,共备案管理登记263个,按照实名登记备案的原则,在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保证环境卫生整洁、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等前提下,按“试点先行、适度推进、规模可控、严格管理”的总要求,从解决创业人员、个体经营者、区域部分流动摊贩、社区生活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入手,适当规划“临时疏导”便民经营场地。同时结合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的开展,对城市公园、旅游景区及重要交通节点采用高标准建筑小品式方案,增加“广告牌、自动售货机、商业零售点”,并统一纳入城市市政管理,满足街边也能设小店的需求。
三、下步工作计划
楚雄市将尽快与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在“相对禁止区域”内搞活经济,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包容多元、彰显特色”的原则,聚焦旅游景区、特色小镇、商业步行街,坚持以餐饮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购物为支撑、以旅游为带动、以亮化为辅助、以政策为保障,进一步提升“夜间经济”对全市消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建设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高品质夜间经济生态圈,提升夜间经济活力。
感谢您对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楚雄市人民政府
2020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