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第五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楚雄高新区,各乡镇人民政府,市属有关部门:
为有效保护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建设。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精神,历来高度重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
日前,第四批、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已经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现予以公布。
附件:1.《楚雄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名单》
2.《楚雄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名单》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市人民政府
2019年5月13日
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5月13日印发
附件1
楚雄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一、楚雄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项)
1.云泉豆瓣酱制作工艺
2.张家边竹编工艺
3.“塔凹奶奶”习俗
4.彝族杨梅节
5.打陀螺/磨担秋
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8名)
陈发元(根雕)、何从花(彝族刺绣)、李仕昌(民间剪纸)
张秀英(麻纺)、彭玉珍(传统刺绣)、王兴会(传统刺绣)
文怀昌(竹编)、李远禄(手工编织)、余登存(大三弦制作)
王尚存(石雕)、李国秀(彝族服饰)、罗志芳(彝族服饰)
石先翠(陀螺)、杞正富(小三弦制作)、李进雄(民间彩塑)
胡正才(竹编)、罗光秀(彝族刺绣)、普从寿(羊皮鼓制作)
附件2
楚雄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一、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项)
1.传统工艺—骨角工艺制作技艺
2.传统工艺—云龙酱油酿造技艺
3.传统工艺—铁器锻造技艺
4.传统工艺—彝族羊八碗
5.传统工艺—糯米粑粑蘸蜂蜜
6.传统工艺—彝族小闷笛制作技艺
7.传统工艺—彝族响篾制作技艺
8.传统工艺—彝族葫芦笙制作技艺
9.传统工艺—彝族火草纺织技艺
10.传统工艺—云龙根雕
11.民俗—彝族秋杆节
12.民俗—三尖山歌会
13.传统音乐—彝族唢呐调
14.传统医药—彝医推拿疗法
15.传统医药—彝医三吹粉疗法
二、第五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名)
阿白丫(阿苏嗻说唱、青棚调)、者从兰(阿苏嗻说唱)、王朝友(阿苏嗻说唱)、罗平章(阿苏嗻说唱、青棚调)、周有康(彝族葫芦笙舞)、罗国玲(彝族葫芦笙舞)、周万珍(彝族响篾)、李乔叁(彝族小闷笛)、郭成清(彝族小闷笛)、刘从福(彝族马缨花节毕摩)、罗成香(彝族服饰)、何金林(木器加工、彝族传统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