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服务局紧紧围绕“提升完善楚雄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功能”标杆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抓实全市国有土地出让电子化交易工作,确保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全州各县市前列。
一是认真抓好电子化交易试点工作。认真执行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电子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工作部署,与市自然资源局共同研究,于2018年8月率先在全州开展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电子化交易试点工作。
二是简化工作流程更加方便竞买人员。通过开展国有土地出让电子化交易,取消了现场报名、现场资格审查、现场竞拍等环节,竞标人只需在网上操作就可以获取土地“招拍挂”信息、上传符合相关要求的申请资料、缴纳投标保证金等,办理事项均在互联网上完成,不断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杜绝了竞买企业和群众“多次跑”情况。
三是避免人为干扰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国有土地出让电子化交易实行全流程互联网操作,交易模式从有形场所转向网上平台,网上交易相关数据信息全部在互联网公开。通过办理数字证书,竞买人实行实名认证和信息加密,保证了竞买人身份的真实性、安全性和保密性,让交易从原来的“面对面”实现“背靠背”交易,避免竞买人相互接触,最大限度地从技术上杜绝人为因素干扰。同时,有效解决了土地出让信息面不够广、竞争不够强等问题,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是规范交易监管确保更加阳光透明。实行全程电子化交易后,各交易主体通过一个平台传递信息,做到全过程电子化网上留痕、可溯、可查,全方位规范网上备案、监管、监察,从源头上有效杜绝了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土地交易,工作人员跑风漏气暗箱操作,竞买人围标串标现象,有力促进了全市国有土地交易市场更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发展。同时,竞价时间、成交结果均由系统平台通过网络自动生成,出让过程全程录音录像,确保了出让过程和结果更加阳光透明。
自开展试点工作一年来,楚雄市已在电子化交易平台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46宗,交易额15.98亿元,增加收益金4.5亿元。由于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在10月23日召开的全州国有土地使用权电子化交易业务培训会上,楚雄市作为全州唯一一家先行先试县市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为全州各县、高新区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电子化交易上线运行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