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街镇围绕“红色哨关,乡愁记忆小镇”的发展定位,深挖红色党史资源,深耕红绿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红色传承+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让红色”成了三街的精神底色,“绿色”成了三街的自然本底。
赓续红色血脉 擦亮红色本底
三街镇是楚雄市革命老区,这里红色资源丰厚,历史文化厚重。走进三街镇的红色文化广场,陈海、王金英两位烈士的雕像静静矗立着,常年有众多学生、单位、个人自发组织到这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三街镇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将红色文化融入绿美乡村建设,用不同的景观和颜色形成独特的表现形式。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依托三街镇革命烈士陵园(爱国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资源,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主题党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宣讲。近年来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讲100余场次,接待参观学习人员上千人。
深耕绿美生态 厚植绿色根基
“山上下雹子,山腰泻肚子,山脚堆沙子”是九十年代三街镇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山体塌方、滑坡等灾害频繁发生。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今的三街镇,发生了”美丽蝶变”,放眼望去菌草布满山坡,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从1993年的34%提高到了72.8%,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早在1993年三街镇党委政府就研究制定了《三街镇封山育林管理办法》实行“全镇全面封山、牲畜实行厩养”制度,三十多年来,三街镇历届党委、政府接续实施最严格的封山育林管护措施,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和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扩展经济林果种植规模,不断拓宽广大群众的林业收入。
因地制宜实施环境整治、道路改造、新建垃圾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厕所革命,截至目前,三街镇完成村庄规划编制8个,着力打造2个精品示范村、11个美丽村庄,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4383座,一幅生态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红一绿”融合 增进共富成色
近年来,三街镇将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围绕“巩固支柱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发展思路,开发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建成一批新能源烤房,大力推行绿色种养殖,严格农残管控。
持续巩固提升烤烟、种养殖业2个传统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茶叶、菌草养牛、经济林果3个特色产业。2022年种植粮食3.3万亩、产量1.16万吨;经济作物2.32万亩、产量1.07万吨;全年生猪出栏31532头,牛出栏3349头,羊出栏4302只,家禽出栏24万羽,畜牧业产值达14200万元。种植烤烟6500亩,特色肉牛存栏10274头,规模养殖7户,适度规模户70户,种植巨菌草1300余亩。2021年上新房村被评为省级肉牛养殖一村一品示范村。三街镇蚂蝗箐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当好红色传承人,争做绿色排头兵。三街镇始终坚持以红色引领,建设“文化三街、和谐三街、魅力三街”,推进产业发展,切实把“绿色+”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全过程,坚定不移把底线守得更牢、融合发展让新路走得更远、全心为民使生活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