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街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系统化、机制化、本土化为路径,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幸福调解”三街模式。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分级处置、闭环管理、长效保障四大核心机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筑牢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
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织密矛盾排查“一张网”。坚持党建引领,构建“镇—村—组—微网格”四级治理体系,推动党组织触角向基层末梢延伸。微网格员依托综治中心问题发现机制,严格执行“每周巡查、每10日全覆盖联系住户”制度,扎实开展“三必到四必访”,结合“三哨联动”机制,确保48小时内矛盾发现率超90%。今年以来,已排查化解初期矛盾96起,其中家庭婚恋、邻里纠纷占比39%,从源头上有效遏制矛盾升级。

分级联动+多元调处,搭建纠纷化解“接力站”。建立“镇—村—组”三级调解体系,依托综治中心“分类处置+联合调处”功能,实现纠纷“层层接力,精准化解”。微网格“前端疏导”:一般性矛盾由网格员联动家族长辈、乡村能人、“法律明白人”,采取“火塘夜话”、“院坝说理”等方式就近化解,确保“小事不出网格”。村级“聚力攻坚”:针对特殊群体、土地边界等复杂纠纷,村调委会牵头,联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半月研判,运用蓝(一般)、黄(关注)、橙(较高风险)、红(高风险)“四色档案”动态管理,做到“小事不出村”。镇级“联动破难”:对跨村、重大疑难问题,启动“1+N”联动模式,整合行业部门、司法所、派出所、妇联等力量“一站式”化解。今年以来,重大纠纷化解率达97%以上,成功处置跨乡镇纠纷1起、跨村纠纷5起。

闭环管理+全程追溯,拧紧调解质效“安全阀”。建立“发现—交办—调解—回访”四步闭环机制,其中“交办”环节明确由镇综治中心中枢调度,对村级上报无法独立解决的矛盾,精准分派至相关行业部门及联系领导处置;强化“三单管理”与电子台账追溯,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快处置、能化解、不反弹”。压实“谁调解、谁回访”责任:一般案件1个月内首访、每季度跟踪;重点案件15日内首访、每月跟踪并持续6个月以上,严防“调而不解、解而复发”。截至目前,纠纷回访率、协议履行率均达100%,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0%,重复报警数下降80%,“无讼零访”村组覆盖率提升至35%,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机制保障+队伍建设,激活基层治理“源动力”。考核激励“明导向”:将调解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调解培训、档案建设及联合调处,以“硬考核”推动“软治理”落地见效。专业队伍“强支撑”:压实镇村组934名调解人员责任,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68名,群众首选调解率超95%,“遇事找调解、解纷靠大家”成为全镇共识。常态培训“提能力”:镇综治中心每月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分析研判会、季度组织人民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推行“以案定补”激励机制,上半年共发放“以案定补”激励资金13200元,营造“人人愿参与、事事能化解”的良好治理氛围。

三街镇“幸福调解”模式以机制创新与多元协同,有效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筑牢平安根基,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下一步,三街镇将持续深化“幸福调解”工作机制,拓展治理维度、增强服务温度、提升响应速度,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谱写“中国之治”的基层答卷贡献“三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