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委会,各办公室、中心(所),镇辖市属各部门:
《三街镇2023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已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此件公开发布)
三街镇人民政府
2023年2月1日
三街镇2023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目录
为做好我镇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 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制定《三街镇2023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三街镇范围内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水旱灾害包括:江河洪水、山洪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地震引发的灾害。
1.4.1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指示批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抗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1.4.2防汛抗旱工作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
1.4.3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1.4.4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4.5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专群结合。
1.4.6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 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1.4.7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街镇人民政府成立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机构组成人员如下:
总指挥长:徐鸿昌 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总指挥长:段国能 镇党委委员、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成 员:樊志雄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三街派出所所长
陈永丽 镇党政办公室主任
李思登 镇水务服务中心主任
胡兴贵 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许守荣 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
刘杨超 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
闫敦峰 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李 杰 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甘晓岗 镇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主任
李常国 镇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
周 舒 镇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主任
孔自琼 镇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主任
赵 超 镇财政所所长
李保龙 三街国土资源所负责人
戎加友 三街司法所所长
普金明 三街中心卫生院院长
鲁成寿 三街初级中学校长
沈永发 三街中心小学校长
11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三街镇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段国能同志担任,副主任由李思登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由镇水务服务中心成员组成,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11个村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镇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陈永丽同志担任。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职责是做好三街镇的2023年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全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上成员如有工作变动,由相应职务人员自行替补,不再另行发文。
负责领导、组织全镇的防汛抗旱工作,拟订全镇防汛抗旱预案和行政区划的调水方案,及时掌握全镇汛情、旱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统一调控和调度全镇水利、水电设施的水量,做好洪水管理工作,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3.1.1汛情信息
加强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将结果及时报送县防汛指挥部和相关成员单位。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时,“镇防抗”应提早通知有关区域做好相关准备。发生洪水时,雨情、水情应在30分钟内报到市防汛办,为适时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3.1.2洪涝灾害信息
(1)洪涝灾害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工矿企业、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
(2)洪涝灾情发生后,“镇防抗”应及时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对人员伤亡等重大灾情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将初步情况报到市防汛指挥部,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
3.1.3旱情信息
(1)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乡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2)“镇防抗”应掌握水雨情变化、当地蓄水情况和城乡供水情况,加强旱情监测,按照《楚雄市干旱情况统计调度表》的规定上报受旱情况。
3.2.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防汛抗旱队伍和地质灾害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
(3)工程准备。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要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和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并开展预案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编制的效果,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5)物资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镇防抗”应储备充足的抢险物资。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各种通讯网络,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指挥调度指令畅通。
(7)防汛抗旱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3.2.3地质灾害预警
(1)地质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每个村、组和相关单位都要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加强巡逻,并落实信号发送员,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实现快速转移,并报县防汛指挥部,以便及时组织抗灾救灾。
3.2.4干旱灾害预警
(1)“镇防抗”应针对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预警防范措施。
(2)“镇防抗”应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随时掌握实时旱情灾情,并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根据不同干旱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镇防抗”将加强抗旱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以防范干旱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4.1.1防洪方案
利用全镇小坝塘、小水窖、河流、水库共同组成的防洪体系,“蓄泄兼施,库河结合”的防洪方案,符合三街镇的防洪实际,是解决三街镇人口稠密、耕地集中而又常受洪水威胁地区防洪安全的经济、合理措施,也是贯彻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4.1.2防洪险抢险责任制
依照《防洪法》和《防洪条例》的规定,按照防汛工作的统一部署,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各抢险队在队长领导下,按现场指挥制定的抢险方案,分工合作围绕抢险这一目标,进行有序的工作。
抢险队伍组织及分工:抢险队伍以单位组成,领导由各单位指派,为了较好完成抢险任务,保持队伍的稳定,下达给的抢险任务以队伍为基础,任务基础上宜少不宜多。抢险队执行一般抢险任务。
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
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做到遇设防标准洪水不出险,遇超标准洪水有对策。
基于旱灾的特殊性及发展形势,使我们认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首先要树立与旱灾作长期斗争的观念。旱灾主要由自然因素引起,而且有很大的随机性,要消灭或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防御措施和手段来避免的减轻灾害。针对不同等级的干旱,我镇采取如下措施:
(1)轻度干旱
主动到受旱区域查看现场,做好旱情监测、预报工作,随时掌握旱情变化情况,并及时收集灾情;
(2)中度干旱
①加强到镇村一级的自我旱情监测,密切注视旱情变化,每月上下旬分析旱情情况,收集灾情并严格按照报旱制度统一归口上报;
②采取具体行动,做好抗旱准备工作;
③及时向上下级通报旱情的抗旱情况;
④了解全镇范围内各方面水量供求变化,加强抗旱水源的管理,统一调度、合理调配用水量;
⑤按照旱情的变化趋势,适时部署相应的抗旱工作。
(3)严重干旱
①通报域内灾情的抗旱工作情况,随时掌握旱灾的发展趋势。
②镇抗旱指挥部及时召开抗旱工作会议,并部署抗旱工作方案;
③发布通知,进一步落实各部门的抗旱职责;
④启动本抗旱预案。
⑤积极向上级争取抗旱资金,进一步落实抗旱物资的储备情况;
(4)特大干旱
①严格按照市抗旱指挥部安排,实行领导目标责任制,确保全镇生活用水安全,以维护社会稳定;
②在非常情况下,启动各项应急抗旱措施:以节水、开辟新水源及跨区域调水等措施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进行抗旱;
③广泛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支援抗旱救灾工作,并捐资捐物支援灾区;
④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旱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时通报旱情变化;
⑤加大宣传力度,通报旱灾的严峻形势,提高警惕,以树立全镇人民的抗灾自觉性。
因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协调,因此修建灌溉工程、发展灌溉农业仍是我镇防旱减灾的主要措施。人畜饮水主要依靠骨干引水工程、小型水利工程、自然河流及人畜饮水工程。而在旱季,水源保障主要由三街河抽水站、响水箐水库调配水解决;另在地表无水,地下有泉眼,埋深较浅的地方取水,可解决部分饮水困难。
(5)产业结构调整:
①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在干旱地区发展旱地农业,合理布局作物。
②科学培育抗旱优良品种,推广高产抗旱、耐旱作物。
③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保水。
④种植绿肥提高土壤含水量。
⑤采用农田覆盖栽培技术,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湿度。
⑥科技抗旱水平:旱灾防治也是一项涉及全局性的“软、硬件”系统工程建设,实情资料和形成灾害的水文、气象等条件,是研究规律、特点、发展趋势和宏观对策的基础资料,也是采取有效的救灾措施或保险赔偿的依据,目前我镇雨情、水情等信息的收集传递仍靠人工测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资料收集体系,这大大降低了我们预见灾害的准确性。
7.1 应急支援保障
7.1.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7.1.2应急队伍保障
(1)防汛队伍
防汛抢险队伍分为:群众抢险队伍、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伍和专业抢险队伍。群众抢险队伍主要为抢险提供劳动力,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主要完成对抢险技术设备要求不高的抢险任务,专业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
(2)抗旱队伍
抗旱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时期应直接为受旱地区农民提供生活用水、流动灌溉,维修保养抗旱机具,租赁、销售抗旱物资,提供抗旱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7.2.3社会动员保障
(1)防汛抗旱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和防汛抗旱的责任。
(2)汛期或旱季,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根据水旱灾害的发展,做好动员工作,组织社会力量投入防汛抗旱。
发生水旱灾害后,镇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8.1.1发生重大灾情时,镇人民政府应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灾害救助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根据救灾工作实际需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派联络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8.1.2镇政府、村委会应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8.2.1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抗旱水源工程应尽快恢复功能。
8.2.2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文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提高标准重建。
本预案由三街镇人民政府制定、管理、实施,并报楚雄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相关部门备案。
三街镇人民政府根据《楚雄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和《三街镇2023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实施情况对本级预案每年进行一次更新。
对防汛抢险和抗旱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由镇人民政府表彰并向上级推荐表彰;对防汛抗旱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预案由三街镇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三街镇人民政府
2023年2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