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树苴乡 >> 乡镇人民政府文件 >> 正文
号: cxs050-/2024-0327004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4-03-27
发布机构: 楚雄市树苴乡 生成日期:
称: 树苴乡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4年大春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
号:

树苴乡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4年大春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

发表时间:
字体:[    ]

各村委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省、州、市委“三农”工作要求,切实抓好2024年全乡粮食生产,全力以赴夺取粮食丰收,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结合全乡实际,提出2024年大春农业生产工作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州、市有关工作要求,按照“调结构、抓特色、优产业、提品质、强科技、拓市场、保供给、促增收”的总体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绿色食品牌”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稳定粮食生产。

二、目标任务

(一)生产目标任务

1.粮食作物种植目标任务。全年粮食生产计划面积30300亩,计划产量12321吨。其中:大春粮食生产计划面积14700亩,力争粮食产量8691吨(水稻1880亩、产量1183吨;玉米12550亩、产量7442吨;杂粮270亩、产量67吨);

(二)科技目标任务

1.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18000亩、良种推广13500亩。

2.水稻集中育秧110亩;玉米集中育苗450亩。

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7000亩,推广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8000亩,推广农药减量增效示范10000亩。

4.耕地等级评价土壤采样4个,施肥调查20户,商品有机肥推广运用4000亩,秸秆还田12000亩,废旧农膜回收83%以上,不断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5.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54%以上,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46%以上,草地贪夜蛾防治示范1500亩。

6.实施农机化作业26600亩,其中:机耕23000亩,机械植保1700亩,机械排灌1900亩。

三、工作重点

(一)夯实基础,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全面压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责任。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与农田建设任务相适应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要求,健全管护运行机制。按照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落实粮食规划布局。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种粮。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始终坚持“农地姓农、粮地姓粮”。耕地在优先满足粮食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基础上,适度用于非食用农产品生产,对市场明显过剩的非食用农产品,要加以引导,防止无序发展。推动调整补贴发放、发展社会化服务、强化考核等,跟踪监测耕地撂荒情况,统筹利用撂荒地,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切实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减轻连作障碍,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综合措施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

(二)调整结构,着力加快产业发展。各村要把调整结构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来抓,突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布局,抓住种子端和电商端,推进农业设施现代化、有机化、数字化。紧盯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确保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任务落到实处。把优质稻发展作为粮食需求侧改革的切入点,纳入“绿色食品牌”一并打造,构建粮食生产新格局。优化玉米生产结构,稳定籽粒玉米面积,增加鲜食玉米、青贮玉米面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推进玉米种植多元化发展。扩大豆类种植,大力发展特色杂豆、鲜食品种,推广间套种模式,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紧盯全年经济作物生产目标任务,因地制宜推进,努力提高一产增加值,确保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任务落到实处。

(三)转变方式,着力提高绿色生产。各村要把绿色生产作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点来抓,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行动,形成土肥水增效技术集成的现代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加强“田园清洁”整治,扎实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受污染耕地综合利用、人居环境整治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秸秆还田、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关键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保护耕地质量,建设绿色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品质品相。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抓好绿色生产示范样板落实,努力形成“以点带片、以片促面”的绿色生产格局。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设和场地、产品认证,开展主要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工作,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效益,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突出增效,着力科技推广运用。各村要把科技推广应用作为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效的举措来抓,注重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配套,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抓好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机插秧、作物间套种等重点科技措施任务的推广落实,提高科技到位率和耕地产出率。以“新技术”为引领,集成推广水稻绿色高产轻简栽培技术、玉米覆膜栽培、玉米机播粒收等技术,推进粮食生产提质发展。以“新农资”为引领,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集成示范推广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动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以及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抓实“良法”配套推广,围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工等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科技增粮水平。加大水稻楚粳45号、48号、49号、楚稻3号和魔芋“楚魔花1号、2号”等优良品种的种植推广力度,引进抗病优质的辣椒、花菜、白菜等蔬菜,推广人工食用菌新品种种植,力争良种推广覆盖率不断提高,为产业培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构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新型经营主体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新型农机具及技术的应用力度,力争农业机械化综合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五)挖掘潜力,着力扩大晚秋生产。各村要把晚秋作物生产作为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目标实现的最后一道防线来抓,坚持市场为导向、订单为主攻、特色为抓手、科技为支撑,依托土地空间,合理利用茬口,注重产销对接,着力连片开发,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烤烟田、玉米地、果园地和低热河谷地等,因地制宜抓好玉米、豆类、薯类等粮菜兼可型作物种植,扩大萝卜、瓜菜、菜用豆、青贮玉米、工业大麻等高产高效适销对路特色作物种植,确保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任务落到实处。加大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市场前景好的中早熟品种种植推广力度,避免与小春生产争地。紧扣节令要求,抢抓种植节点,适时进行栽种,力争8月中旬全面结束。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有关单位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按照“关键季节抓粮食、一年四季抓特色”的思路,切实增强抓好大春农业生产的主动性。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驻村蹲点抓,相关部门主动配合抓,科技人员包村分片联系对接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认真落实“米袋子”“菜篮子”主要领导负责制,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调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为大春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服务保障。各村、相关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建立健全“三农”服务工作保障机制,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为大春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依法依规推进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资金兑付工作,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加大生产资金投入,用好用活上级下达项目扶持资金,重点向科技措施推广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倾斜,充分发挥资金在推动农业生产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做好优质良种、化肥、农药等农资调供储备和选购指导的同时,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满足生产需要。围绕优质高产高效,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宣传,强化关键技术指导,组织好农机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抓好营销服务,落实订单生产,搞好品牌创建,抓实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统筹做好用水用电的管理和调剂分配,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加强支农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发挥作用。各村、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要选派科技人员,实行挂点联系和分片负责的工作机制,认真进行分类指导服务和督促落实。

(三)科学防灾减灾。各村、相关单位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坚持“顺势而立、主动应对、科学避灾、积极抗灾”的原则,扎实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切实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加强灾害性气候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科学指导好农业防灾减灾。提前准备应对各种农业自然灾害的物资、队伍、技术等,及时组织灾后自救恢复生产,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水稻“两迁”害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防治,坚持“治早治小、全力扑杀”的原则,提早做好防控物资准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信息发布,发动和指导农户做好统防统治,力争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要认真抓好救灾资金预算和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工作,为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和最大限度减少农民因灾损失提供有力保障。

(四)严格督查考核。乡人民政府将粮食等主要农业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对粮食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考核将实之又实、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各村要按照“稳面积、攻单产、增总量、保安全”思路,扛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及时成立指导服务组,下沉一线,包村、包组、包片,将粮食生产与耕地补充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等有机结合,把种植面积落实到村、到户,落实到种植主体和田块,并建立明细台账,确保粮食面积不减、产量不减。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要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及督查工作,及时通报存在的问题并跟踪问效,坚决确保下达各村的目标任务真真实实落到实处,特别是水稻栽种面积必须实打实种植到位,7个村委会要扛实责任,绝不允许打折扣。

树苴乡人民政府      

2024年3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