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政通〔2022〕33号
各村委会,各办公室、中心(站所),各学校:
目前,野生菌已陆续上市,即将进入生长繁殖旺季和食用野生食用菌中毒的高危期及防控关键期。为认真贯彻落实5月22日省、州、市召开的加强食物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最大限度减少甚至避免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加强本乡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
每年进入夏季,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高发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各村委会,各办公室、中心(站所)、学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战略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周密安排,认真落实责任,扎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提升防控效果,切实减少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对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领导
树苴市场监管所要落实监管责任:一是要加强对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的监管,强化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谨防来历不明的野生食用菌上市销售,把好野生食用菌市场准入关。二是要强化对各类集中用餐单位、旅游团队餐饮服务场所、农村自办宴席等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严禁自采、购买、加工、供应野生食用菌,严防群体性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的发生。学校食堂、单位食堂、旅游景区、建筑工地食堂、农村自办宴席、承办重要节日活动的集体用餐单位,一律不得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要进一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加强采购控制,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在制作加工过程中要炒熟煮透,并留样备查。各学校、幼儿园要利用班会、队会、校园广播、黑板报、学生手抄报以及学生“小手拉大手”等途径广泛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严禁学校食堂加工野生菌。乡卫生院一是要持续深入开展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培训,提升农村医疗机构首诊识别能力,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赢得主动。针对鹅膏类、火碳菌、小白菌等剧毒类中毒事件,县、乡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送省、州医疗机构救治,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二是要充分发挥“哨点医院”作用,动员和组织开展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工作。各村委会本着条块结合、区域合理、任务均衡、力量互补的原则,构建严密的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网络。把全乡7个村委会(7个单元格)划分为2个责任片区,两两负责分片包干,把每个行政村划分为2个责任小区,由村级食品安全协管员分区包保,把主体信息、宣传培训、资格认证、巡查监管、安全责任、人员管理、服务发展等责任分解到片、落实到人,实现人人有责任、处处有监管的责任整体,确保监管全覆盖、责任全落实。要利用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户长会、村民大会等时机,进一步加大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工作,宣传覆盖面务必达到100%,尤其要针对贫困家庭、农村自办宴席等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三、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各项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野生菌中毒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是做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工作的关键环节,各机关站所要切实做好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宣传对象上,要做到全覆盖。要加强中毒特点和规律的分析,把往年野生食用菌中毒多发频发的群体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在醒目位置张贴、通过各种途径发送预警公告、宣传画、小传单、温馨提示等,使野生食用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无盲区、无死角,真正做到进学校、进市场、进餐馆、进农村、进家庭、进工地。二是宣传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对野生食用菌中毒危害认识不足、存在侥幸麻痹心理、鉴别能力较弱、防治急救知识缺乏等,是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多发频发的重要原因。针对人民群众知识水平不一的实际,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载体,努力做到宣传教育通俗易懂、便于把握。要反复提示误采误食野生菌风险,广泛宣传误采食野生菌带来的严重后果,教育群众勿采勿食、不买不卖品种不明的野生菌,不要轻易相信网络和社会流传的鉴别有毒野生菌的方法。
(二)健全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应急救治能力。乡卫生院要继续深入开展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培训,让农村医疗机构首诊时就能迅速识别野生食用菌中毒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赢得主动。要加大对食物中毒应急救治的基本药品、相关设备的投入力度,加强应急救治物资装备储备,提升农村医疗机构食物中毒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不具备救治条件的要及时转院治疗。要切实加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流程化、标准化,提高医疗机构快速、有序、准确、高效处置各类食物中毒的能力,减少和控制食物中毒引发的人员伤亡数量。
四、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各村委会、乡食安委有关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各级值班人员要坚持在岗在位,要第一时间对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作出相应处理。严格按照《楚雄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相关要求,第一时间核查情况并逐级报告,严禁迟报、谎报、瞒报。报告要注明初报、续报、终报,负责人签字后加盖公章,内容要尽量详实,包括发生时间、地点、涉事人员姓名、危害程度、响应级别、初步措施等基本情况。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救治、进行调查处置,确保中毒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同时做好事件跟踪和善后工作。
五、加强监督问责,防止工作落实不力
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对工作责任不落实、预防宣传不到位、应急救治组织不力,导致发生重特大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或者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此件公开发布)
树苴乡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