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49/2025-00038 信息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日期: 2025-10-31
发布机构: 楚雄市八角镇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洒洲村:小柑橘做成大产业
号:

楚雄市洒洲村:小柑橘做成大产业

发表时间:
字体:[    ]

近年来,楚雄市八角镇洒洲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柑橘特色产业,探索“党建链”赋能“产业链”、嵌入“发展链”、延伸“服务链”的新模式,推动支部建在产业上、力量聚在发展上、服务落在群众上,实现资源变资产、产业促增收、群众共富裕,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的振兴之路。

筑牢“红色堡垒” 厚植产业兴村底色

党建领航定向,科学谋划启新程。立足“一江两河”流域独特气候和资源优势,坚持“支部引领、干部示范、党员带头、人才聚力”发展思路,盘活撂荒、闲置、低效土地资源,实施“荒山改坡地、坡地建果园”宜机化治理,引入专业合作社共建联营,建成规模化晚熟柑橘示范基地,实现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阵地提质赋能,优质服务聚合力。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村级活动场所和党员教育实训基地等“阵地群”作用,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建成1个市级“基层党员教育实训示范基地”,举办农业技术、电商运营等培训4期,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观摩、专家指导等方式,为党员干部赋能、为乡村振兴聚力。汇才聚智赋能,智力支撑促振兴。聚焦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培育素质优、能力强的乡土人才3名,建立全链条发展成长档案。建立“党员干部联市场、市场主体帮人才、乡土人才带农户”的导师帮带机制,整合农技骨干、金融专员、驻村干部等力量,深入田间地头培训指导,每季度开展1次专题辅导,不断提升乡土人才专业技能和带富能力。

汇聚“发展要素” 凝成共建合力之势

完善设施配套,补强短板增效能。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投资60万元建成洒洲大歇场冷库1座,仓储容量达500m³,可延长保鲜期40天、每吨售价提高800—1200元。同时,投资51万元建成水泵站1座和18000m³的蓄水池,配套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精准施肥,化肥用量减少20%、节水率达40%,亩均节本增效1500元,大幅提升综合效益。品牌市场并进,提质增值塑形象。实施品牌提升工程,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彝春”商标“金名片”,并成功入选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目录。探索“基地+电商”模式,通过商超批发、商贸统销、电商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产品远销重庆、广州、江西等地,年销售量达1280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业态融合创新,拓展渠道添动能。聚焦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精心打造千亩柑橘“热果”种植基地,推出“认养一棵沃柑树”“参与一次采摘季”“品尝一桌热果宴”“带走一份伴手礼”的“四个一”特色体验项目。依托八角镇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八角热果展销节,促进农耕体验、科普观光等领域深度融合。2025年实现柑橘销售收入640万元、吸引游客3000余人次。

共享“幸福成果” 绘就美丽宜居新篇

健全机制联农,多元增收添活力。以产业带动农户、以机制促进共富,推行“土地经营权入股+基础分红+二次返利”模式,国荣种植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流转土地,流转1100亩土地,农户每亩有500元基础分红,并按合作社净利润的10%参与二次分红。探索构建“基地用工+技术推广+市场对接”联农带农机制,创造长期就业岗位4个,采摘时节124人在家门口务工,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群众的“幸福账本”越来越厚。壮大集体经济,共建共享促振兴。发挥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展“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以村集体资金入股云南八哨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立“4312”收益分配机制,年内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同时,发展“资产经营型”集体经济,将大歇场冷库出租给国荣种植专业合作社,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有效增强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提升治理效能,宜居宜业惠民生。以集体经济反哺民生福祉,国荣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按年生产经营性收入的2%向村集体缴纳“发展基金”,重点投向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有效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