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镇紧扣省州市的安排部署,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写好“党建引领、经济提质、城市升级、乡村出彩、人民幸福”五篇文章八角段落,坚持“县域要发展、镇域挑大梁”的工作思路,把八角镇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镇、热带水果观光园、中药康养体验地、河谷休闲度假区”的发展思路和全力推进“一江两河热果谷”战略,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产业作为第一引擎,做强特色支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夏威夷果、碧根果、金银花、芒果、沃柑等特色农业产业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截至目前,先后发展夏威夷果1100亩、芒果3600亩、碧根果300亩、沃柑800亩、石榴80亩、滇红花600亩、金银花310亩、重楼310亩、高辣度辣椒1000亩、核桃6.43万亩。激活第三产业,释放集群效应,3个乡镇电商示范服务站和7家村级电商示范服务点发挥平台载体赋能破除销售壁垒,组织培养一批本土网络带货直播人才,利用抖音、快手等新传媒平台,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三品一标”培育为抓手,着力打造“云芒芒、河畔云澳、云水碧根果、碧云金银花”云系列品牌,增强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结合八角镇热果展销节及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推进“生态采摘游”等农文旅融合发展,使积压难卖的“土货山货”变成“俏货”,补齐农业产业链短板,促进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把发展县域经济同项目谋划储备结合起来,企业作为第一支撑,优化营商环境。紧盯项目“抓效能”,重视项目储备与谋划,以八角群众期盼为念,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全面摸底各村集体对乡村振兴项目的实际需求,分产业分类型科学研判各村项目谋划,确保谋划项目契合地域优势和主导产业,保证项目规划充分体现民意,提高项目谋划包装的精准性、可行性,形成“储备一批、前期一批、计划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的工作闭环。做好定点帮扶“育主体”,扎实践行“一线工作法”,解决好企业“难点”、打通项目“堵点”、补上发展“断点”,抓好在建项目的建设和已建项目的运营,实现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延伸和社会效益扩面的“双赢”效果。
三是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村组作为第一载体,推进乡村振兴。通过以“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党员培养+联农带农”五项措施,吸引人才带技术、带成果回乡,充分发挥本土人才兴农兴业作用,发挥村党组织“牵线搭桥”作用,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创新思路,走多元化、多类型、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之路。以7个村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为主体,以土地流转方式,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实体化,依托“一村一品”,盘活闲置资产,以村集体经济带动提高价值链、培育示范链,把各村山水、人文、农业等资源转化经济发展优势,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