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构建完善以党政主要领导为中心的责任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双推进,扛稳压实河湖管理保护责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生态与发展、流域与区域、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持续深入打好“河湖革命”攻坚战,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全镇辖区内“一江两河”的保护治理工作,结合八角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湖泊革命”攻坚战的部署和要求,聚焦“保障水安全、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强化水管理”工作任务,紧盯“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在全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做到镇、村两级全覆盖,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流管理保护机制,营造人人爱河护河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美丽河流”创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强化规划约束,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河流资源,处理好河流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促进河库休养生息、维护河流生态功能。
(二)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协调各方力量,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镇党委、政府以及各村组织对行政区域内的河流管护负主体责任,逐层分解目标,逐级落实责任,并做好河长制监督、检查、考核等工作。
(四)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流实际,实行“一河一策”,解决好管护中的突出问题。
(五)坚持镇村统筹、水陆共治。加强区域合作,统筹全镇发展需求,上下游、左右岸协调推进,水域与陆地共同治理,河流整体联动,切实解决好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水环境治理痼疾。
(六)坚持强化监督、严格考核。依法治水管水,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民主、社会监督等手段,全面加强河流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管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并重。
三、实施范围
全镇行政区域内的河流全面推行河长制,按照“党政领导、部门联动、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追究到位”的原则,设立镇、村两级河长,做到镇、村两级河长全覆盖。
八角镇境内水系主要为“一江两河”,分别是礼社江、三街河、五街河,总长约45.2千米,流域面积277.5平方千米(均属红河水系),有小(二)型水库水库1件、小坝塘28件、小水池(窖)8100件,无天然湖泊和较大沟渠。礼社江纳入州、市、镇、村四级河长管理,三街河、五街河纳入市、镇、村三级河长管理。
礼社江八角段,流经3个村委会,由镇党委书记任镇级河长,必达村、八角村、大麦地村党总支书记任村级河长;三街河八角段,流经3个村委会,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镇级河长,洒洲村、扎郎村、大麦地村党总支书记任村级河长;五街河八角段,流经3个村委会,由分管水务工作的副镇长任镇级河长,法古苴村、庄房村、必达村党总支书记任村级河长。
四、目标任务
(一)严格落实“一河一策”措施。建立镇、村两级同步联动的河长体系,围绕“河道无损坏、河岸无违章、河中无障碍、河床无淤积、污水无直排、生态无损坏”六无标准,坚持科学治水、全民治水、长效治水、流域治水、生态治水的原则,扎实推进截污纳管、河道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改善“一江两河”水生态环境,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二)常态化开展巡河清河行动。严格执行镇村两级河长巡河清河制度,镇级河长每月巡河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和村级巡查员每月巡河不少于2次;每月开展清河行动不少于1次;由河长牵头,对所负责的河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现场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原则上镇级河长每年巡查不少于8次,村级河长、村级巡查员每年巡河不少于24次。
(三)依法依规强化水行政执法。以全面落实河长职责为目标,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惩治力度,对全镇辖区内礼社江、三街河、五街河发现的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危害污染河流问题开展严肃的清理整治,强化镇村两级执法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提高水行政处罚效率。
(四)完善“党建+河长制”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管好河长制工作责任田,将巡河清河行动贯穿于主题党日、党员义工日、为民办实事等活动,总结提炼先进经验和成效,以党建引领河长制工作取得实效,把各村党总支推行党建+河长制工作成效作为村级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五)积极主动抓好反馈问题整改。以上级对本乡镇河长制工作的督查检查考核调研发现问题,以及大比拼反馈问题为契机,整理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要求,积极主动抓好整改落实,不断提升河长制工作水平。
五、有关要求
(一)强化责任抓落实。镇党政班子成员,镇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村委会要充分认识保护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坚持齐抓共管抓落实,按目标要求积极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镇水务服务中心要主动谋划河长制有关工作,健全档案台账,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经验和成效。
(二)强化宣传抓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对治水护河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板报、宣专栏、网络、微信等各种传播手段,特别是要注重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释疑解惑,广泛宣传引导,不断增强全镇上下在节能减排、清河、护河方面的思想意识,积极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河流、保护河流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保障抓落实。一是制度有保障。严格落实河长制七项配套制度(即: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考核问责和激励制度、验收制度等)。二是经费有保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鼓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河道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建立长效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三是队伍有保障。加强对镇村两级河长及巡河员的政策业务知识培训,引导各级巡河员在监督下履职尽责,努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河道管理保护工作,鼓励设立民间河长、河长监督员、河道志愿者、巾帼护水岗等。四是执法有保障。强化行政约谈,经济处罚、挂牌督办、限期治理等综合手段,从严监管破坏污染河道违法违规人员;创新行政监管方式,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与执法联动,推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机制,从突击治水向制度化治水推进,实现治水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四)强化治理抓落实。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开展“一江两河”流域水环境、水生态治理规划编制,有效解决污水排放、垃圾处理和水源保护问题,持续治理改善河岸生态环境。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