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西舍路镇敬老院的院子里,几张长桌拼成的“议事台”被阳光晒得暖洋洋。市政协副主席王崇福、部分市政协委员、镇村干部、卫生院负责人与敬老院老人代表、群众代表围坐一起,一场以“健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筑牢特困老人养老保障根基”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在阵阵恳切的交流中展开。
据了解,西舍路镇敬老院2019年投入使用,总投资468万元,有80张床位,2025年又花137万元完成消防改造,菜园、畜圈等生活设施齐全。3年来,入住老人从7人增加到31人,生日慰问、节庆联欢等活动让老人感受到温暖。但随着规模扩大,问题也逐渐暴露。除了医护力量不足,护理员配比失衡,老人外出管理难,以及运营经费短缺影响设施维护等问题,也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经过近2个小时的热烈讨论,大家逐一敲定细节,原本的“难题清单”渐渐变成了“落实清单”。各方最终达成共识。针对护理队伍问题,将实施“乡村护匠”培育计划,争取新增1名护理员,同时整合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力量,开展医护、消防、心理疏导等培训,并规范老人出入管理和陪护制度,优化亲属探望制度,完善膳食管理制度,积极向上争取运营经费,补齐工作短板,提升服务保障质量。
村民代表说:“参加这次院坝协商,为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让我感受到了我们西舍路的老人在最远的地方感受着党最亲切的关怀和温暖,切实感受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把老人送到敬老院生活我们更加放心。”
这场院坝里的协商,不仅为破解敬老院的发展难题做出了努力,也让特困老人的“养老心愿”照进了现实,为乡村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温暖力量。
西舍路镇敬老院院长张学文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重点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日常服务质量、健全医养结合体系等方面,使敬老院真正成为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