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交通沿线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提升交通沿线的整体环境质量,保障交通安全,优化交通沿线环境品质,营造安全、畅通、美观的出行环境,根据《楚雄市交通沿线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范围和时间
(一)整治范围
全镇境内的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及周边沿线(含视野所及区域)。
(二)整治时间
2025年3月15日至2025年6月30日,交通沿线综合整治工作采取边排查边整治、边整治边提升、边整治边建立长效机制的方式进行。
二、整治重点内容
(一)保持交通沿线清洁有序。全镇境内省道(水弥线)、县道(多西线)、乡道、村道公路路沿外50米内和视野所及区域内无垃圾、无垃圾、无污水、无乱停乱放、无软硬漂浮物、非法堆积物及破旧广告牌,重点整治露天垃圾坑和破旧彩钢瓦、石棉瓦、毛毡、塑料大棚等易产生白色垃圾、软硬漂浮物等有碍环境卫生的污染源。
(二)保持交通沿线建筑物及视野所及区域整洁有序。重点对交通沿线建筑物立面标语,电线标杆“牛皮癣”、小广告等进行清理清除。
(三)加强交通沿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持续开展排查,聚焦省道(水弥线)、县道(多西线)、乡道、村道沿线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临水临崖路段安全防护,桥梁、涵洞、电力装置安全标识不清等组织专门力量全面排查整治,确保整治工作见行见效。
(四)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控。紧盯“人、车、路、企、环”等关键要素,集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突出普通省道和农村县乡道等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管控,突出“两客一危一货一面一网一摩”等重点车辆治理。严查酒醉驾、货车超载、载客汽车超员、三轮摩托车载人等违法行为;严格矿山、森林防火带、机耕道等非公共领域道路管理,严控社会车辆在非公共领域道路通行,坚决防止有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确保全镇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五)加强护林防火工作。为保持交通沿线良好生态环境,要严防森林火灾,进一步强化火源管控,把野外火源管控作为预防工作重中之重,紧盯重点部位、重点方向、重点人群,采取超常规措施,查隐患、堵漏洞、促整改,切实降低火灾风险隐患。着力提升扑火保障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火情“拿得出、用得上”,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三、专班设置及工作职责
为抓实抓好全镇交通沿线综合整治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西舍路镇交通沿线综合整治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工作专班)。
组 长:李朝阳 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王必荣 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徐志松 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
夏芳艳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赵 超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王后福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派出所所长
成 员:胡应东 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
李朝华 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苏泽明 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茌如良 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
王杰涛 西舍路供电所所长
罗华刚 西舍路镇初级中学校长
周 华 西舍路镇中心小学校长
11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以上机构人员如有变动,由相应的人员自行替补,工作任务完成后,工作专班自行撤销,不再另行发文。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在经济发展办,办公室主任由赵超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李朝华兼任,负责对接联络市工作专班,处理镇工作专班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由成员单位相关人员组成。成员单位由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西舍路派出所、西舍路供电所、西舍路镇初级中学、西舍路镇中心小学、11个村委会组成。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如下:
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总体协调、社会面宣传引导工作。
镇经济发展办负责路域外环境管理负主体责任,具体牵头协调推进辖区内路域环境整治,做好省道(水弥线)、县道(多西线)、乡道公路沿线路域环境、私搭乱建乱占、开荒种植农作物等违法违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镇经济发展办、西舍路派出所负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西舍路派出所负责省道(水弥线)、县道(多西线)、乡道等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管控,突出“两客一危一货一面一网一摩”等重点车辆治理。严查酒醉驾、货车超载、载客汽车超员、三轮摩托车载人等违法行为。
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负责村组公路、生产道路和非公共领域道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护林防火工作,对交通沿线建筑物立面标语,电线标杆“牛皮癣”、小广告等进行清理清除。
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协助各站所做好对公路沿线私搭、乱建、乱占等设施进行整治,严厉打击涉路违法行为。
西舍路供电所负责做好交通沿线电网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工作。
西舍路镇中学、小学负责校园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11个村委会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各村辖区范围公路沿线路域安全隐患排查和环境卫生整治,并按照镇级工作专班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各部门、各村委会要在镇级工作专班指导下,认真履行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按要求组织开展区域内交通安全隐患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公路路沿外50米内和视野所及区域内垃圾、污水、“牛皮癣”、小广告、乱停乱放、软硬漂浮物、私搭乱建乱占、开荒种植农作物、非法堆积物及破旧广告牌、露天垃圾坑和破旧彩钢瓦、石棉瓦、毛毡、塑料大棚等易产生白色垃圾、软硬漂浮物等有碍环境卫生的污染源,边排查、边整治、边巩固,确保按期完成整治工作任务。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整治责任。按照“镇级领导牵头、相关站所主导、村委会主责主抓”的要求,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交通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二)强化协作配合。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和路地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推进解决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抓实整治措施。涉及部门要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开展整治工作,直至完成闭环。对所涉问题,能立即整治的即查即改。不能及时整治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定期进行催办督办,直至整改销号。
(四)强化督查落实。工作专班不定期对涉及的相关部门、各村委会的综合整治闭环管理落实情况开展“四不两直”督导,并严格落实“三单制”。
(五)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统媒介,大力宣传工作经验、先进典型、特色亮点,在有关部门的统筹下,及时曝光各类负面典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各相关部门、各村委会要高度重视,收文后及时报告主要领导,为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相关规定,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本次综合整治不上报各类报告表册,只需结合每月洁净日制度,于每月2日、16日向镇工作专班上报整治前后对比照片。
西舍路镇人民政府
2025年3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