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大过口乡牢牢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主线,坚持农业产业优先发展,发展特色优质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乡村振兴之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立足我乡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做大做强做魔芋、茶叶、肉牛养殖等特色优质产业,夯实乡村振兴之基。一是提升魔芋产业。为做大做强魔芋产业,我乡抢抓机遇,在做实一产的同时,依托“交通、高原特色产业”优势,培强二产,共培育了6户魔芋初加工企业,成立魔芋专业协会1个,专业合作社6个,魔芋初加工专业合作社2个。实现“绿色种植—订单回收—精深加工—品牌终端”的魔芋产业链绿色循环经济。二是壮大特色茶叶产业。大过口乡杞岔拉、西康郎两处茶园海拔2000米左右,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所生产的高山云雾茶色泽鲜亮、品质上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乡、村两级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渠道,招商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承包经营,大力发展优质生态茶园,打造特色茶叶产业。三是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大过口乡围绕省州市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部署和要求,以推进肉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和“信贷+保险+农户”保障措施,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深入推行“银行+”服务模式,积极开展信贷优惠政策,为全乡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带动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增收。
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乡村振兴新动能。大过口乡依托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契机,做到科学谋划,利用现有资源,投资71.82万元,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农业相结合,打造大益鸡彝绣山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基地1个,成立“彝绣山生态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链,依托“云岭先锋APP”搭建“一猪一码”智慧养殖平台实现生态黑猪成长过程可溯源,带动群众养殖持续增收致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过口彝乡生态黑猪养殖专业技术协会被评为“云南省2022年科普示范农技协”,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树立“彝乡生态黑猪”绿色品牌,实现样板带动规模化发展养殖产业,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动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下一步,大过口乡将继续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狠抓农业产业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