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大过口乡磨刀箐村委会地处楚雄市西南部,大过口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市人民政府所在地123公里,是全乡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境内主要有“一河、两路、一山”组成,全村位于自北向南流向的自雄河源头,村内有两条主要公路,东有东大线(东华至大过口),西有多西线(大过口多依树至西舍路),主要的山为小黑箐山。我村林地面积64492亩,省级公益林10953亩,国家级公益林15268亩,商品林38271亩,经济林果9560亩,耕地面积3120亩,全村国土面积42平方公里,全村辖33个村民小组,有常住居民人口2739人,其中彝族人口2244人,占总人口的85.7%。境内最高海拔2350米,最低海拔1350米,适宜魔芋、玉米、小麦、烤烟和中草药种植及肉牛的养殖。
二、产业振兴情况
注重短、中、长期产业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一是抓肉牛养殖,促产业发展。2024年,我村位于羊槽山小组的肉牛养殖场养殖规模的显著壮大,肉牛存栏量与去年相比有大幅度提升。二是巩固中药材种植,党员带头示范。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积极巩固已有成果。2024年全村150户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483亩。三是稳烟叶生产。2024年我村烟叶种植品种纯正、质量可靠、产量充足。全村69户种烟户签订了生产合同,共计53000公斤,均在收购期内按时完成了交售。
三、人才振兴情况
积极邀请种植养殖领域专家到磨刀箐村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生产科技化水平。每年组织一次对磨刀箐村当年被高校录取困难学生救助活动,努力培养高学历人才。认真协调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培养本土人才,不断增强劳动力技能水平,提高劳动力附加值。积极动员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群众收入。
四、文化振兴情况
加强乡村文化宣传教育,唤起农民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调动社会力量及非遗传承人员参与文化传承发展,壮大乡村文化自组织性力量,以乡村文化产业为引擎,不断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繁荣昌盛,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2024年我村磨刀箐李家被楚雄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评为“美丽村庄”。
五、生态振兴情况
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组织村两委、乡工作队队员以及村民小组成员全面参与,深入至各村的主次干道及每一户家庭,确保整治工作无死角、全覆盖。科学规划并实施污水整治项目,污水治理已覆盖11个小组,切实解决污水排放问题;针对积存垃圾、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彻底清除村内垃圾、杂物及杂草,为村民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六、组织振兴情况
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12个,党员总数84人。
充分发挥党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办公地址:楚雄市大过口乡磨刀箐村委会
办公时间:8:00-12:00,14:30-18: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878-38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