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镇立足“山区旱码头”区位优势,通过打造有机农产品交易区、培育“家门口务工车间”等举措,让群众“出家门进厂门”,实现增收不离乡。2024年全镇特色产业带动就业超2000人,户均增收1.2万元。
做强贡菜产业,夯实就业根基。每逢集市日,洒鸡口街头车水马龙,满载贡菜的货车穿梭不息。中山镇依托6400亩贡菜种植基地,已建成12座冷链仓储设施,吸引了15家贡菜收购企业入驻,年贡菜交易量突破3000吨,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季节性就业岗位。在贡菜收获季节,每天数百名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碌采摘,随后在贡菜收购企业进行分级、打包等工作,实现“田间变车间”“家门口进厂门”。贡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有效带动了周边餐饮、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进一步提升贡菜产业的附加值,中山镇积极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推动贡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目前,2个贡菜加工厂项目正有序推进。
盘活山林资源,拓宽增收渠道。在高达78.9%的森林覆盖率中挖掘致富密码,积极扶持8家野生菌加工和收购企业,他们将采集到的野生菌进行精细加工和精美包装,随后远销至省外各地。中山镇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野生菌产业的繁荣,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众多灵活就业岗位。野生菌集散交易量达400余吨,日用工量超过150人,日平均工资介于80至150元之间。灵活就业岗位使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在山林间采集野生菌和中药材,再送往加工或收购点,既有效增加了收入,又妥善照顾了家庭,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创新联农机制,凝聚发展合力。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探索通过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模式,打造产业品牌矩阵。六街村党总支党员领办六街核桃产销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加入合作社,共同推动核桃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建成1条加工生产线,引进核桃脱皮、清洗、烘干、包装一体化先进设备,及时推广核桃种植和管理技术。以党建引领谋求抱团发展,以科技助力提升产品品质。核桃成熟季,解决务工达200余人次,人均增收近2000元。创新联农机制的推行,不仅凝聚了发展合力,更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产业富民的目标。
同时,中山镇还注重技能培训与创业扶持,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增收途径。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如农产品加工、电商运营、家政等,提升群众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中山镇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不仅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让他们在家门口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随着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中山镇的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未来,中山镇将继续深化特色产业发展,探索更多创新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绘就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