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46-/2023-0912001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3-09-12
发布机构: 楚雄市中山镇 生成日期:
称: 中山镇五举措加快生猪产业发展
号:

中山镇五举措加快生猪产业发展

发表时间:
字体:[    ]

近年来,中山镇将生猪养殖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将生猪养殖融入到乡村振兴、数字乡村、“一村一品”建设工作中,以“互联网+ ”为工作切入点,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着力在生猪养殖产业的“智能化、集约化、规模化、服务化、绿色化”上不断寻求新突破、打造新亮点、取得新成果,激活生猪发展密码,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的养殖户,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创新模式,依托数据,实现养殖“智能”化。中山镇“楚猪一号”项目以每年15万元的软件开发和信息租用费与移动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由专业团队根据生猪养殖管理需要,量身定制专用管理软件,建立起生猪养殖、管理、销售的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养殖户可通过养殖管理智能APP和养殖微信客户端等,进行养殖、管理、防疫等方面的技术咨询,养殖户之间可进行经验交流和探讨,及时掌握销售市场动态。管理运营中心则通过对全镇11个村委会生猪养殖信息的海量录入,依托移动大数据平台的先天优势,对生猪进行追踪溯源,对饲养、防病、防疫的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对全镇生猪的存栏量、出栏量等重要信息进行动态监控,以便根据市场行情准确掌握最佳出栏时间和交易数量,为养殖户争取最好的销售价格,方便了群众,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率,实现了“让科技多跑腿、让养殖户和销售商少跑腿”的目标。

二是整合资源,拓宽销路,实现销售“集约”化。中山镇根据目前生猪交易市场的现状和痛点问题,多次实地考察双柏县和新平县水塘镇两个大型生猪交易市场的运作模式及销售情况,在务阻村委会庙林小组投资兴建中山镇生猪交易市场,并与双柏县大型生猪交易市场销售商家合作,将有实力销售商引进到中山镇收购出栏生猪并直接发往省外,打通了中山镇生猪对外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的减少中间交易环节,节约了养殖户因交易产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维护了养殖户的利益,彻底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广大农户养殖生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交易辐射周边多个乡镇,年交易量达20000头以上,交易额达4000余万元。

三是打造示范,以点带面,实现养殖“规模”化。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山镇因地制宜、锚定目标,立足乡村产业发展实际,依托“一村一品”建设,以点带面,打造酒房生猪养殖示范村,全村生猪常年存栏10000头以上,其中能繁母猪820头,出栏肥猪10600头、出售优质仔猪12000头,产值高达5600万元,纯收入达3400万元,户均收入达6.3万元。同时,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作用,通过合作社进行联合发展、抱团取暖,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生猪养殖,发展年出栏50至100头的规模养猪户62户,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36户,200至500头的规模养殖户5户,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户,1000头以上的1户。2023年上半年中山镇生猪存栏达34000余头,出栏达23000余头,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

四是保障资金,强化扶持,实现养殖“服务”化。根据保本微利和风险可控的原则,采取农业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养殖户积极投入资金,全员开展生猪养殖保险,提高养殖户防灾抗灾能力,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积极招引实力银行,通过“银行+ ”服务模式,推行“低利率、手续简”的生猪养殖保单、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活体抵押贷款等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专业合作社和养殖户的贷款准入门槛,扩大生猪产业信贷规模,为全镇生猪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五是守牢底线,生态环保,实现养殖“绿色”化。中山镇对生猪养殖户,由镇村两级人员协同联动,按照养殖行业标准对养殖户的圈舍建设、污粪处理等基地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已具备一定规模的老养殖户,在自检自查的基础上,由镇村两级工作人员根据美丽乡村建设及环保方面的要求,对养殖户的圈舍、污粪排放处理、防疫、猪饲草料基地建设、环保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凡不达标的,自行投入资金进行限期整改,为各村小组建设2个垃圾池,11个村委会每村配备1辆养殖垃圾清运车和1名保洁人员,村组卫生保洁、养殖垃圾定点投放和集中清运实现全覆盖。实现村庄无臭、异味,道路干净整洁,道路周边无生猪粪便、生产生活垃圾、病死生猪、农家肥随意堆放等问题,在促进养殖户增收的同时也保障良好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