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46/2025-00016 信息分类: 其他
发文日期: 2025-11-06
发布机构: 楚雄市中山镇 生成日期:
称: 红廉铸魂,清风润乡——中山镇“三维发力”绘就基层廉洁文化新画卷
号:

红廉铸魂,清风润乡——中山镇“三维发力”绘就基层廉洁文化新画卷

发表时间:
字体:[    ]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涵养清明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山镇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以文化润廉、家风育廉、纪法护廉三大路径系统推进,将廉洁基因融入乡村振兴全过程,让清风正气浸润人心,为基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文化润廉,激活乡土廉洁教育新阵地。中山镇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底蕴,推动廉洁理念与乡村风貌有机融合。在蚂蚁村,曾经的红军驻地经过修缮,转型为融合红色教育+廉洁宣传功能的红廉教育基地。展厅内陈列着革命时期的廉洁事迹,图文并茂;院落中树下党课定期开讲,老党员用方言讲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红色传统。村内主干道上的红廉墙描绘革命历史与廉洁箴言,荷塘边的清风亭成为村民议事、传播廉洁理念的开放空间,家家户户门前的廉洁家训牌则将清廉之风融入日常生活。移风易俗是红廉文化落地的重要体现。中山镇11个村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列为刚性条款。村红白理事会创新推出婚事开支明白账,明确彩礼不超过3万元、宴席不超过20桌,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民张某为儿子操办婚事时,严格按规定简办,仅设宴8桌,节省开支近3万元,成为村民效仿的榜样。截至目前,全镇通过村规民约规范人情往来200余起,党员干部相关开支节约达50%省钱省心的新风尚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家风育廉,激活家庭廉细胞新动能。家风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山镇将家风建设作为细胞工程,以小家庭带动大文明。镇党委每年开展清廉家风示范户”“文明家庭评选,挖掘群众身边的廉洁故事。退休干部李某扎根基层30年,从未为家人谋私,退休后主动担任村廉洁监督员;村民王某与儿媳接力赡养孤寡老人12年,生动诠释孝亲廉善”……12个典型家庭的事迹通过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清风专栏传播,让榜样力量可感可学。为让家风培育更接地气,创新开展翰墨书正气”“廉政家访等活动。举办廉洁书法展,村民书法爱好者创作廉以修身、俭以养德等作品展出;在走村入户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廉洁故事。如今村里聊家风、比清廉成了新潮流,邻里更和睦了。村民王大妈说。

纪法护廉,织密基层监督防护网。廉洁文化建设既靠文化浸润,也需制度保障。中山镇聚焦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构建制度+监督+警示三位一体防控体系。镇纪委梳理村级事务决策、三资管理、惠民资金发放等3大类38项权力清单,绘制《村级事项办理流程图》,通过五务公开栏、村民微信群实时公开,实现按图办事、依规用权。同时,建立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网格监督员三级监督队伍,围绕一卡通发放、低保评审、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3次,排查重点场所12处,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6件。另外,警示教育是中山镇廉洁建设的特色品牌。镇内建成集案例展示、谈心谈话、廉政课堂于一体的廉政教育阵地,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学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025年,开展警示教育4场,覆盖党员干部500余人次。每次学习都像一次警钟,提醒自己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感慨。目前,全镇131名党员干部全部签订廉洁承诺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已成为共识。

红廉植沃土,清风满乡关。今日的中山镇,红廉文化浸润乡村,清廉家风滋养民心,纪法意识蔚然成风,一幅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基层廉洁画卷正徐徐展开。下一步,中山镇将持续深化廉洁文化强基行动,串珠成链打造红廉文旅线路,让清廉成为美丽乡村的鲜明底色,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