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大家等着,不出三个月中山镇将有重大情况”——近日,中山镇某村微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朋友圈时,敏锐捕捉到村民王某这条带有威胁意味的言论。这条看似普通的朋友圈背后,是一起持续多日、多次调解未果的婚姻情感纠纷,而微网格员的及时发现,成为了矛盾化解的关键“转折点”。
事情要从一对夫妇的情感裂痕说起。中山镇某村村民王某与妻子张某因情感问题产生矛盾,镇、村、组三级调解力量先后介入,多次耐心沟通却始终未能弥合双方分歧。随后,女方因调解无果向法庭起诉离婚,即便经过两次到法庭进行调解,双方仍各执一词。分歧的焦点集中在经济赔偿上:王某因女方提出离婚,要求其支付高额经济赔偿,而女方因无力承担,双方始终无法达成共识,矛盾一度陷入僵局。正是在这样的僵持下,王某在朋友圈发布了带有威胁性的言论。万幸的是,负责该村网格的微网格员日常注重关注网格内村民动态,刷到这条信息后,立刻察觉到其中潜藏的风险——“这话看着不对劲,万一真冲动做出极端事,后果不堪设想”。微网格员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将情况逐级上报给镇、村相关领导。
接到消息后,中山镇党政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联动机制,紧急召集综治中心、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多部门召开研判会。会上,各部门结合前期调解情况,分析王某的情绪状态、矛盾核心症结,敲定“先稳情绪、再解分歧”的调解思路,并第一时间联系王某。起初,王某情绪仍较激动,工作人员先以共情疏导为主,耐心倾听他的诉求,逐步缓解其对立情绪,随后提出再次组织多部门联合调解的方案,得到王某同意。
调解现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从家庭责任、情感维系角度耐心劝说,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明确离婚时经济补偿的合理范畴,派出所民警则严肃告知发布威胁言论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多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既讲法理又通情理,最终让双方放下执念:王某主动降低了赔偿要求,女方也表示愿意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一定补偿,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协议,一场可能引发风险的纠纷就此圆满化解。
此次矛盾的成功化解,正是中山镇扎实推进“幸福调解”工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中山镇始终将基层矛盾化解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微网格员“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优势——他们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既是政策宣传员,也是矛盾排查员,更是风险预警员。此次微网格员从朋友圈捕捉风险信号,推动多部门联动化解纠纷,不仅彰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效能,更成为中山镇 “幸福调解”工作中“微网格大作用”的典型亮点。
下一步,中山镇将持续深化 “幸福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建强微网格员队伍,通过技能培训、案例交流等方式提升其风险排查、矛盾初调能力,让更多“微力量”汇聚成基层治理的“大能量”,为辖区和谐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