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45-/2023-0831001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3-08-31
发布机构: 楚雄市新村镇 生成日期:
称: 新村镇党建引领民族团结,永葆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号:

新村镇党建引领民族团结,永葆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发表时间:
字体:[    ]

新村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榜样带头、网格治理、产业惠民、文化赋能,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水平,永葆辖区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新村镇始终把理论武装作为推进民族团结的有力引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好“第一议题”制度,在日常学习、“星辰讲堂”、干部职工例会上宣传好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同部署、同安排,提升干部职工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对班子成员、村组干部和广大党员关于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知识培训,以干部职工为跳板,推动民族团结政策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进田间、进地头。

坚持榜样带头,凝聚团结共识。新村镇在三级干部会上评选表彰辖区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示范户10户,制作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宣传册400余册,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在辖区8个村委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应急广播户长会上广泛宣传,将民族团结意识根植于心灵深处,营造人人讲民族团结的浓厚氛围。

坚持网格治理,织牢安全屏障。新村镇构建镇村组干部包村包户到人的基层网格管理治理“微单元”模式,每个干部职工是微单元包保户的第一责任人,镇党委、政府工作一安排,“微单元”模式包保责任人立刻响应,用三个马上进村进户访民情、问民忧、解难题,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暖民心,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新村镇群众“微单元”模式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截至目前,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4000人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2670场次,办理贷款190户、发放资金2162.37万元,动员外出务工7366人,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42起,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织牢民族团结安全发展的屏障。

坚持产业惠民,提升生活水平。新村镇坚持发展路上一个不掉队,把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着力点,按照“133+”产业发展思路,在推动辖区产业绿色化、规模化、商品化、品牌化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村级经营主体与群众利益链接,切实提高群众收入。截至目前,新村镇主导产业中药材种植6300余亩,野生菌、畜禽、果蔬3个优势产业不断培强,核桃、粮食、烟草3个传统产业不断巩固,体现新村镇中药材特色,展现峡谷风光,民族特色的总投资4000万元的密者河生态峡谷风光及药谷开发农旅项目已进入设计阶段,产业带动群众增收效果不断显现。

坚持文化赋能,增强文化自信。新村镇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挖掘辖区民族文化价值,鼓励群众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娱活动,发挥好党建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使之成为广大群众开展、交流民族文化的场所。2023年,开展彝绣技能培训100余人次,挂牌成立楚雄州张丽琼彝绣工作站,探索发展彝绣企业订单式合同,传承和发扬新村彝族传统服饰刺绣技艺的同时让新村镇少数民族妇女实现灵活就业,开展我们的节日实践活动10场次,辖区每逢草皮街、赶集日及重大节庆日,群众聚集一起载歌载舞,用三弦弹响山歌、调子,用三跺脚跳出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俗活动中促进民族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