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时不可误,轮种正当时,当前是抓好冬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新村镇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稳麦油、扩特色、调结构、优布局、提单产、促增收”工作思路,抓住农时节令、紧盯目标任务,三措并举全力抓好今冬明春产业发展,切实守好“粮袋子”、扶稳“油瓶子”、鼓起“钱袋子”。
下好秋冬种“先手棋”,谋划部署保产量。按照“提前谋划、精心部署、认真落实”工作原则,把秋冬种工作列入当前重要工作日程,压紧压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挂点抓、村组干部田间抓、包保职工共同抓的责任链条,通过到地头、进农户、访企业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对秋冬种的意见建议,因村制宜安排部署各村秋冬种植的种类、面积,帮助群众算好致富增收的“经济账”,生产生活的“长远账”。聚焦市级分配指标要求,结合新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召开新村镇2024年今冬明春产业发展部署会,分析当前农业生产形势,明确冬种任务和时间节点,印发《新村镇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4年—2025年冬季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科学制定秋冬产业计划,确定种植种类及区域面积,确保把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落细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到田间地块,实现夏季粮油增产、特色农业增效、种植农民增收目标。2024年,新村镇计划种植夏粮14750亩,冬油菜2830亩,目前,已种植晚秋玉米2000亩,小麦5000亩,冬油菜200亩,长寿仁豌豆230亩,冬马铃薯100亩。
布好秋冬种“丰收局”,示范引领保增量。按照“保障供给、增加优品、提高效益”发展思路,坚持“适地适种、适品适种、宜麦则麦、宜油则油、宜菜则菜、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原则,调优粮油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在全力推进麦类、油菜等作物稳产增收的同时,高效利用冬季闲置田块,充分挖掘耕地增收潜力,因势利导推广发展辣椒、贡菜、滇红花等短平快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大户+农户”的种植模式,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连农户,统筹规划布局、统筹流转配套、统筹经营主体、统筹产销体系,通过土地轮作和循环种植,不断扩大全镇“两红两椒一菜”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实现“一年多季”“一田多收”“一业多效”,全面掀起“一人一技”为基础的“一户一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产业发展热潮,为来年产业丰收、群众增收铺好路、开好局。截至目前,全镇以点带面正在推动各村打造滇红花连片种植示范样板8个(种植面积不少于100亩)、贡菜示范样板16个(种植面积不少于50亩),已种植贡菜2000亩,滇红花1500亩,种植农户达3000余户。
把好秋冬种“技术关”,服务指导保质量。按照“动员农户自愿种、种植大户流转种、亲朋好友代管种、村集体兜底种”种植方式,紧紧围绕“扩大面积、主攻单产、确保总产、保障自给”目标,坚持良田良制并举、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抓好茬口衔接,大力鼓励、积极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利用秋收后的地块、烟田,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搭配早、中、晚特色经济作物轮种,切实让“冬闲田”变“效益田”“丰收田”。认真落实防灾减灾、防虫治病等关键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农技特派员+村种植能手+群众”的农技服务模式,组建以“农技人员”“土专家”“田秀才”为主的秋冬种植指导小组,镇8名农技特派员通过蹲点调研、入户指导、定期回访的方式,常态深入田间地头,“上门”送技术、送服务,开展“耕、种、防、收”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督促全镇23家农资供应商提前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切实做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辐射带动整个秋冬种产业高效开展。截至目前,新村镇开展今冬明春产业田间种植技术服务4次,惠及群众1600余人,储备各类种子21吨、肥料210吨、农药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