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认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新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村建设工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村组参与、群众支持”的原则,严格对照普及村建设要求在综合管理、普及指标、宣传工作、公务用字规范、特色等5个方面协同推进,确保工作实效。一是制定镇村两级建设实施方案,成立推普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委会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担任组长,明确建设各阶段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确保责任细化,措施有力;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和文明村镇创建内容,要求镇村干部在执行公务时,首先使用普通话;二是组织中小学老师到各村委会开办普通话和规范字普及培训班,按自然村顺序组织18-45岁群众集中开展培训并对培训学员开展测评,经测评显示8个村委会18-45岁村民认读1500个常用汉字达到97.3%,18-45岁村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达到97.3%。
“农家书屋”作为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不仅是广大群众获取知识的课堂、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新村镇各村委会以“农家书屋”和村级党员活动室为平台,积极开展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宣传活动,采购普通话学习相关书籍112本,满足群众学习需求,发挥推普宣传“小阵地”,群众学习“大粮仓”的作用。同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支点”,结合一年一度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契机,组织推普志愿活动13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74份,村组主干道喷绘永久性宣传标语16条,粘贴宣传海报24份,让群众进一步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增强讲好普通话和正确使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一句中国话,一份中国情;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为营造文明和谐的语言环境氛围,新村镇联合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共讲普通话·共做文明人”家庭教育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让学生做好家庭普通话普及“小老师”,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辐射到家庭和村组,增强学生和家长坚持听说普通话的自信心,营造“人人讲好普通话,个个使用规范字”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强化民族认同,促进乡风文明,打造新村镇推普工作特色亮点。
下步工作中,新村镇将持续强化宣传引导,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让建设成果家喻户晓,不断提高普通话和规范字普及水平,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推动全镇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谱写新村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