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镇2021年春节农村供水应急预案
春节将至,为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让农村居民在节日间喝上安全水、放心水,现就做好春节期间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新村镇2021年春节农村供水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促进抗旱工作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推动抗旱工作规范化,提高抗旱救灾处置能力。
二、工作原则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注重科学、讲求效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加强组织,强化调度,优先保障人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生态环境用水,力争2021年春节全镇农村供水工作发挥最佳效果。
三、压实责任
水务服务中心、各村要安排好节日期间值班工作,确保24小时有人值守。对辖区内发生的供水突发情况,要及时上报。要进一步落实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责任制,切实加强统筹,压实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进一步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工作,在春节前,全面开展一次供水设施和设备的检查维修工作,发现问题立查立改,把存在的隐患排除在节前,确保安全供水。要把值班人员电话公布到各小组,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同时要密切关注疫情和群众反映的用水等问题,及时核实和整改。
四、科学制定供用水计划
镇水务服务中心、各村要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库塘蓄水、水窖储水、抗早应急水源工程现状和群众用水情况等进行认真排查,指导督促供水单位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科学制定供用水计划。对因早造成水源短缺的小组,特别是水源相对紧缺用水的村组、村民,要及时排查水池、水窖蓄水情况,综合运用备用水源、应急调水、拉水、分片分时供水等措施,及时补充蓄水,千方百计保障农村居民节日期间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五、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工程安全巡查力度
镇水务服务中心、各村要按照水利部《农村供水工程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和《云南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监督检查常态化工作机制,要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管网和集镇水厂等巡查工作,加强新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的运行维护,在水源地取水口、调蓄水池等关键环节和部位加强监测,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防范人为破坏、投毒和污染事件的发生,从源头上保障供水安全。确保群众用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抗旱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镇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简称“抗旱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镇抗旱救灾的指挥和调度工作,抗旱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刘应平、党委副书记杨正元镇长为组长,分管水利的鲁尧彬副镇长为副组长,镇班子其他成员、镇、市属各单位中心(站所)负责人、各包村干部、各村委会书记、主任等有关人员组成。镇抗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水务服务中心,陈光阳兼任主任,具体负责抗旱救灾及供水工作。各村成立抗旱领导小组,形成条块结合、分级负责、部门管理的抗旱救灾及供水指挥体系。
(二)工作职责
抗旱救灾及供水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镇抗旱救灾及供水工作由镇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村书记为本村第一抗旱责任人。
抗旱指挥部职责:统一指挥和调度全镇抗旱救灾及供水工作,负责制定抗旱减灾措施,调控和调度全镇抗旱供水、供电,组织工作组深入旱区指导监督抗旱救灾及供水工作,开展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负责全镇抗旱供水日常工作,制订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抗旱供水工作部署,落实抗旱供水工作责任制,及时了解掌握旱情信息、抗旱动态,负责重要水源工程的供水调度,为镇党委、政府提供防旱抗旱决策依据。
水务服务中心:负责水利工程的蓄水、保水工作,减轻季节性缺水,合理调度水资源,解决好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适时向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全镇蓄水和缺水情况。承担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全镇抗旱工作,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负责组织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全体人员执行重大抗旱任务。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推行节水灌溉方式和节水耕作技术,负责农作物干旱灾情的监测,及时掌握并提供灾情信息,并实施农业抗旱措施,减轻旱灾损失。合理调整农作物生产布局以及作物种植结构,争取措施,提高用水效率,适时向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农作物旱情.
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负责做好退耕还林,种草养畜,保持生态平衡和气候的良性循环,做好林业的干旱灾情的监测,及时掌握并提供灾情的信息,实施林业抗旱措施,减轻旱灾的损失。
社会事务办公室:组织核查报告灾情,申请、管理、分配旱灾救助款物;组织指导旱灾救助捐赠;组织转移安置灾民;确保应急物资运送及时到位,确保应急期内灾民的基本生活。
卫生院:负责受旱灾区的卫生防疫,负责旱灾区饮用水质的化检确认,对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情、疾病的传播、蔓延。组织医疗、救护队赶赴灾区,负责人员的救护、治疗和转移。
派出所:维持灾区正常秩序,确保抗旱设施正常使用及救灾物资安全,防止各种纠纷;组织调用农用车运水。
文化和旅游广播电视体育服务中心:负责抗旱法规、政策的宣传,及时准确报道抗旱救灾工作信息。重大旱情的宣传报道按有关规定执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宣传救灾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迹,促进互助互济,维护灾区社会。
财政所:紧急提供抗旱应急资金,负责全镇抗旱资金安排、拨付。
供电所、电信所:负责保障抗旱、救灾的电力供应和抗旱信息畅通并保证灾后电力、通讯设施的抢修。
党政办公室:负责全镇各类提灌站的维修和保养,油料的提供,确保各类机具在旱情需要时拉得出、用得上。
七、应急保障工作
(一)工程与调度应急保障
坚持“先用泉水、河流水,后用地下水”的原则,坚持“先保生活用水,后保生产用水”的原则,优先保障全镇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确保重点地区的生活生产供水。
1.应急性打井、建蓄水池等,确保农村人畜饮用水;
2.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重点抓好全镇自来水源的抗旱用水调度,必要时由镇防部实行统一调度供水;
3.在紧急情况下,实行限量限时供水,对饮水水源发生严重困难地区临时实行人工送水;
4.请求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必要时请求部队支援。
(二)应急队伍保障
抗旱应急领导小组应加强抗旱应急服务网络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以防范干旱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1.以镇政府、村委会为主,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应急农村供水保障工作。
2.完善抗旱应急供水服务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干旱时期直接为受旱地区农民提供生活用水、维修保养抗旱机具、租赁和销售抗旱物资、提供抗旱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同时,支持、发挥镇抗旱服务队作用和村民自购抽水设备的抗旱功能,逐步建立多层次的抗旱应急体系。
(三)物资保障
抗旱指挥部及各村防旱应急领导小组,特别是干旱频发的村,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抗旱物资,具体品种和数量可结合本地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由抗旱指挥部负责调用。
(四)资金保障
镇政府应保障抗旱应急状态下,及时筹集经费,调拨各级及各部门使用。
(五)技术保障
建立旱情监测系统。建立全镇旱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全镇土壤墒情、蒸发、地下水位等动态信息,对旱情作出宏观分析评估和趋势预测,为领导决策和指挥抗旱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六)供电保障
镇供电所应保障抗旱救灾和救援现场的应急供电或临时供电,必要时调度应急供电设备,为抗旱现场指挥提供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