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44-/2025-0825003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5-07-22
发布机构: 楚雄市大地基乡 生成日期:
称: 机制赋能“蓝马甲” 云岭山乡“格”事无忧——大地基乡落实“四项机制”见实效
号:

机制赋能“蓝马甲” 云岭山乡“格”事无忧——大地基乡落实“四项机制”见实效

发表时间:
字体:[    ]

清晨,薄雾刚散,大地基乡红卫桥村网格员杨正旺揣着民情日记本,踏上了熟悉的小路。行至村民老杨家附近,一阵争吵声传来——老杨因私挖邻组河田与对方争执不下。这正是“四项机制”中“矛盾纠纷必到”的情形。杨正旺立即上前,卷尺一拉现场丈量,田埂边耐心说理劝和,不到两小时,这场地界纠纷便在他情理交融的调解下烟消云散。“现在有了机制‘导航’,遇到啥事该咋办,心里亮堂得很!”杨正旺拍了拍身上的“蓝马甲”,语气笃定。

杨正旺的高效处置,正是大地基乡以“四项机制”为抓手,推动微网格治理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这套机制如同一张清晰的地图,让网格员脚步更实、眼睛更亮。

机制落地,“等事”转为“找事”,练就“铁脚板”。“每周至少巡查1次,10天全覆盖走访1次”——机制像无形的鞭策,让网格员们主动迈开腿、扑下身。中邑舍村的李发亮将“火塘夜话”与“十户一访”巧妙结合,盘腿坐在火塘边,用彝汉双语唠着家长里短。这一唠,不仅把网格里特殊户的冷暖摸了个透亮,更把医保政策“翻译”进乡亲心坎,硬是让参保率一个月蹿升了26%!水卷槽村网格员则揣着“民情联系卡”,在田间地头精准捕捉到7处道路隐患点,抢在风雨前排除险情。一步一个脚印,他们把“三必到四必访”的硬要求,化作了丈量网格、守护平安的最坚实足迹。

机制赋能,“单线”秒变“快网”,打通“中梗阻”。问题发现后,如何不耽搁、不走样?“四项机制”亮出清晰路径:网格员直报村组,村党组织书记马上协调,乡镇定期研判。腊脚村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需办理电子医保卡,微网格员获悉后立刻“按流程走”!三天不到,穿着“蓝马甲”的身影便上门办妥了。“以前要跑乡里,现在家里坐等,太省心了!”老人握着网格员的手,满是感慨。机制运转如齿轮咬合,推动“四办”服务跑出加速度——从证照代办到急事帮办,网格员们累计代办事项500余件,特殊群体关爱覆盖率达100%,“服务零距离”成了山乡最暖的风景。

机制聚力,“孤掌”汇成“交响”,奏响“同心曲”。机制的生命力,在于汇聚众力、协同攻坚。在水卷槽村,每月逢十的日子,网格员揣着新鲜“出炉”的民情民意,与村组干部、党员中心户准时“碰头”。火塘边、院坝里,“户长议事会”与“网格夜话”融入“定时报告”环节,大家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把零散的声音聚成共识的河流。更借力“道德评判团”“法律服务团”等志愿力量,50余场热气腾腾的“火塘会”“院坝会”不仅成功化解了15件“硬骨头”矛盾,更让乡亲们掰着指头成了懂法的“明白人”——机制的“指挥棒”下,一场基层治理的动人“合唱”响彻山乡。

从纠纷调解的“金钥匙”,到民生服务的“加速度”,再到安全防护的“智慧网”,大地基乡以“四项机制”为经纬,将党建的“一根针”精准穿入基层治理的“千条线”。如今,行走在云岭山乡,网格员“蓝马甲”的每一次入户、每一次调解、每一次代办,都在将“小事不出格”的承诺,织进越来越密的民生“幸福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