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43-/2022-1228001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2-12-28
发布机构: 楚雄市紫溪镇 生成日期: 2022-12-28
称: 纵深推进楚南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号:

纵深推进楚南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发表时间:
字体:[    ]

紫溪镇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大力度、高标准、实举措全力推进楚南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楚南路沿线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突出“一个重点”,凝聚工作合力。紫溪镇将党建引领作为“方向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按“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实行“镇领导班子包片、镇派驻村工作队和村(社区)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户、农户和党员包责任区”的四级联动机制,楚南路沿线8个村民小组分别由1~2名班子成员挂点联系,10余名镇村干部下沉,紧盯辖区卫生死角、废旧房屋、乱堆乱放等开展重点排查整治,全面清除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垃圾处理实施定点收集、定点倾倒、定时清运。镇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干在前、作表率,逐渐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良好氛围。

建立“两项机制”,打牢整治基础。一是建好保障机制。在推进楚南路沿线绿化美化工作过程中,紫溪镇始终都秉持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低成本打造的原则,利用闲置废旧青石、木桩、砖瓦等堆砌成废旧“容器”,植花种草,打造醒目的“路牌”景观,让老物件有归属,保留时代记忆;通过镇级人居环境整治“红旗村”创评,发放先进村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考核奖补资金30万元,有效激发各村“拔头筹、扬红旗”的强劲发展动力;发动各小组、各农户切实发扬“不要等、主动干、积极办”的作风,楚南路沿线8个村组先后投入集体资金468万元到村庄绿化美化工作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资金紧缺问题得到有效克服。二是建好督查问效机制。建立镇级领导调研督查、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暗访督查曝光、镇纪委纪律督查的督查问效机制,常态化开展督查、调度、考核、通报。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暗访督查6轮次,交办各类问题124个。

树立“三个典型”,带动全域提升。一是树好示范乡镇典型。在全镇推广“党建引领明方向、村组主责重落实、群众主体增动力”,以及“四清四化一改”“四美”创建等经验做法。组织镇、村、组干部外出到牟定县、友邻乡镇考察学习,借鉴其他县市、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楚南路乡村振兴示范带、楚雄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取得实效。二是树好示范村组典型。各村(社区)确定2个示范小组,示范村组“干在前、做表率”,召开全镇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4场次,组织村、组干部在镇辖区内互相交流学习32场次,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楚南路沿线8个村庄及全镇123个村民小组比学赶超、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三是树好示范庭院典型。每个村小组确定不少于2户农户打造最美庭院,示范农户在“门前五包”责任落实方面示范带头,带动农户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支持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人居环境由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变。

紧抓“四个关键”,巩固整治成效。一是紧抓“治污”。楚南路沿线村庄累计建成卫生户厕覆盖率达100%,拆除旱厕36个,提升改造15个,扎实开展问题厕所“回头看”工作,上级督查检查反馈问题及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全部清零;在彝村、宋村、许家村、大石铺等村组建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坚决杜绝污水乱排行为。二是紧抓“治脏”。配齐完善垃圾收集、清运设施设备,楚南路沿线村民小组全覆盖配备垃圾箱体,配备垃圾清运车1辆,农村生活垃圾100%得到有效治理;强化村规民约、“红黑榜”、垃圾清运收费、卫生保洁等制度约束,在党员义工日、卫生洁净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日等,组织开展村庄保洁活动,村庄清洁水平不断提升。三是紧抓“治乱”。以规划为引领,大力度拆除残垣断壁、清除“五堆十乱”、整治私搭乱建,今年以来,先后出动挖机80多台次、装载机120多台次、垃圾运输车辆330辆次、投入人工1286人次,共清理“五堆”344堆,合计256吨,清理“十乱”共378处,先后拆除“残垣断壁”29处,拆除沿线乱搭乱建65余处,废弃房屋11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四是紧抓“增绿”。全力做好前进社区、紫溪社区村民引导工作,广泛宣传绿化美化行动的重大意义,配合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波罗哨至中农联路段、箐上村路段、宋村路口至紫溪彝村路口路段植树增绿,栽种香樟133株,天竺桂72株,杨梅树98株,完成金边吊兰、黄冠菊、五色梅、小红叶石楠等灌木栽植1836.62㎡,完成油麻藤、常春藤等地被植物栽植20000余株;带动村民紧盯“四旁”“四地”及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户内外闲置地新建小菜园77个、小果园48个、小花园21个,“一户一处景、一线一风光、一村一特色”初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