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党总支(支部),各村委会、相关站所:
《吕合镇地震应急预案》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吕合镇委员会
吕合镇人民政府
2025年9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吕合镇地震应急预案
为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规范地震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依法、科学、高效、有序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防范与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根据《楚雄州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楚雄市地震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楚雄市较大及以上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等文件,本着管用、实用、好用原则结合吕合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启动预案条件
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本预案。
1.吕合镇集镇范围内发生3.0级以上地震;
2.吕合镇辖区内发生4.0级以上地震;
3.吕合镇邻近地区发生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在我镇辖区范围造成地震破坏或人员伤亡;
4.省人民政府发布楚雄地区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临震警报;
5.接到楚雄市发布进入地震应急状态的通知。
6.吕合镇内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时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指挥机构及职责
指 挥 长:马子亮 镇党委书记
马 东 镇党委副书记、镇人民政府镇长
常务副指挥长:徐明川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副 指 挥 长:申永华 镇党委委员、镇人大主席
杨海波 镇党委副书记
李欣烨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
段 杰 镇党委委员、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许 宁 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鞠臻民 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
陈思宇 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高艺珲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任会林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黄怡诚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吕合派出所所长
成 员:罗荣恒 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
段启华 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王羿宸 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韩宗华 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
易翠梅 吕合司法所所长
普仙梅 吕合市场督管理所所长
普仙美 镇基层党建办公室主任
李学才 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李永佳 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
马永明 镇平安法治办公室负责人
马 娅 吕合自然资源所所长
张海斌 吕合卫生院院长
曹有辉 吕合中心学校校长
9个村党总支书记、主任
指挥部负责贯彻落实镇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负责全镇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向市委、市人民政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地震局汇报震情、灾情,并提出抗震救灾工作建议保障科学决策,高效指挥;负责与市地震局沟通协调、灾区震情跟踪监测、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开展防震避险等防震减灾知识宣传,配合宣传、网信、派出所平息地震谣传;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配工作人员。下设前方指挥部(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和后方指挥部,机构人员如遇工作变动,由相应同志自行替补,不再另行发文。
(一)前方指挥部(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的组成及职责
指 挥 长:马东 镇长(队长)
成员部门:党政综合办公室、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学校、卫生院、各村委会
工作职责:迅速赶赴灾区,组织、协调、指挥地震应急处置工作;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灾情等地震现场工作情况;协助灾区村委会、村小组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提出地震应急对策建议;配合市地震局、有关部门协调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到灾区开展地震现场处置工作。
1.综合协调组:组长由徐明川担任,成员为党政办、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学校、卫生院负责人,各村委会书记主任组成。负责汇报震情提出对策建议确定应急工作方案;负责地震现场医疗保障协调、卫生防疫工作;负责应急资金、物资协调调配及后勤保障工作。
2.灾害统计与损失评估组:组长由段杰担任、成员为党政办、党建办、经济发展办、各村委会、各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负责人组成。负责地震现场灾情调查、负责拍摄、收集灾区图片和影像资料;收集、统计相关资料(包括受灾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建筑物倒塌、破坏、受损情况,次生灾害等)汇总上报,配合上级地震主管部门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调查等工作;完成前方指挥长下达的其它任务。
3.新闻宣传组:组长由许宁担任,成员由党建办、各村委会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地震现场指挥部信息汇总文秘工作;负责收集前方指挥部各工作组工作动态信息,为后方指挥部开展工作提供信息支撑;配合灾区做好防震避险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负责协调、配合新闻单位进行抗震救灾宣传报道、采访和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协助各村委会、学校(幼儿园)、卫生院采取有效措施平息地震谣传;完成前方指挥长下达的其他任务。
4.震情气象水文监测组:组长由徐明川担任、成员为农业农村中心分管水务的副主任和相关同志,各村委会相关人员组成。配合市地震局架设现场流动地震监测设备监视震情发展、提出震情趋势意见、编写震情信息、组织地震宏观异常调查、收集、核实和上报。完成前方指挥长下达的其它任务。
5.恢复生产生活及恢复重建组:组长由鞠臻民担任,成员由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办、党群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相关人员组成。参与制定恢复生产生活方案,组织抢修电力、通讯、供水,实现复工、复产、复课,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对受灾工矿、商贸、农业等工程建筑损毁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开展灾害综合治理,帮助恢复生产。
(二)后方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
指 挥 长:马子亮 镇党委书记
成员部门:党政综合办公室、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综合执法队。
工作职责:负责统筹协调,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地震局汇报震情、灾情并提出抗震救灾工作建议;负责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地震应急对策。
1.文稿信息组:组长由杨海波担任,成员由党政办、党建办、农业农村中心人员组成。承担应急期间的综合协调工作;负责做好震后吕合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通知发送工作;负责编制上报《震情简报》;负责后方组工作人员的调配;负责将各级领导指示下达给相关工作组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做好与市委、市政府、市地震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系工作;完成后方指挥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2.综合保障组:组长由杨海波担任、成员由党政办、经济发展办、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党群服务中心人员组成。负责地震应急会务服务和相关材料汇编、审定、印制、发送工作;负责应急资金、物资、设备管理及后勤保障工作;做好灾情、震情咨询电话的接听工作;完成后方指挥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3.宣传舆情及震情监视组:组长由许宁担任,成员由党建办、各村委会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相关新闻信息发布、配合采访、专访等工作;负责新闻稿件的编写工作;负责与媒体的交流、协调、联系工作;与市地震局对接,及时掌握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及可能与地震有关异常现象的综合分析情况,并将相应信息报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为指挥部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负责震情信息《震情速报》《震情简报》编写,提交综合协调组汇总上报;监视震情发展,报告余震信息,完成后方指挥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4.灾情收报组:组长由任会林担任,成员由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各村委会相关人员组成。提出地震应急响应建议;负责核实、汇总、上报灾区报送的灾情(包括受灾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建筑物倒塌、破坏、受损情况,次生灾害等)、震灾损失评估等相关材料;负责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工作;完成后方指挥长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应急响应
(一)先期处置
当全体人员感觉到地震,或者接到震情速报后,5公里以内15分钟,5公里以外20分钟内赶赴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地震发生后,镇班子领导及值班人员及时做好以下工作:
1.震情值班人员在震后立即向市地震局确认地震参数,并向值班领导报告震情;
2.震情值班人员坚持“首报要快、续报要准、终报要全”的原则,填写震情报告,5分钟内书面或电话报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局)(市政府总值班室电话:3123453,市应急局电话:3013199);
3.震情值班人员通过短信平台发送地震速报短信,20分钟内通报至全镇各村委会、5办2中心1队、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4.值班人员感觉到地震,或者接到震情速报后第一时间通知带班领导;
5.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做好震情值班电话接听、询问,做好解答工作;
6.指挥长负责向市委、市人民政府相关领导报告震情及后续应急工作建议和相关情况。
(二)应对措施
各村委会、5办2中心1队、学校(幼儿园)、卫生院等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应急工作职责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党政综合办公室应急行动:
(1)接到值班人员震情报告后,迅速通知全体工作人员到岗就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15分钟内调集现场工作组所需的应急食品、车载电脑、发电机等应急物资装车,视震级情况协调平台车辆待命,为前方组赶赴现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保障。
(3)迅速拟定震情简报,向有关部门通报震情。
(4)及时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和防震减灾工作简报的编发工作。
(5)认真做好震后吕合镇防震减灾指挥部紧急会议等的会议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前来吕合镇的各级领导、来访人员和媒体的接待工作。
(6)应急期间,随时依据应急工作的需要调配、购置应急物资。
2.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应急行动:
(1)实时与市地震局监测预报科联系,及时沟通和获取地震类型和震情趋势判定初步意见。
(2)立即启动震情会商与应急响应技术系统,及时与上级系统连接,与市地震局保持密切联系、完成相关技术图件、数据资料,及时上报震情、灾情。
(3)根据收集到的灾情信息、撰写汇报材料、必要时拟定新闻通稿,向媒体发布震情信息。
(4)全面收集各类资料,适时开展地震应急宣传。负责新闻稿件的编写工作;负责与媒体的交流、协调、联系工作,加强舆情监测处置防止谣言发生和扩散。
(5)迅速进行灾害预评估,及时将评估结果向吕合镇主要领导汇报。
(6)及时收集整理和汇总灾情信息,按照灾情速报规定向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应急局)报告。
3.班子领导应急行动:
(1)参加全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会议,通报震情,提出启动应急响应建议和地震趋势初步研判;主要领导立即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全镇部署应急工作;根据震级大小、震中位置、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等,初步判定灾害等级,提出应急响应级别和对策措施建议;并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和要求,适时调整工作部署。调配前、后方工作组人员,组织、协调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安排派遣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组;指导全镇地震工作机构的应急工作。
(2)地震应急前方组的指挥长带领相关人员赶赴震区,开展现场应急工作,做好对各村委会、村小组应急工作的指导,与市级部门现场工作队的协调配合,确保前后各种信息传递畅通,适时做好上级领导现场查看灾情的陪同工作。
(3)地震应急后方组的指挥长及时参加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会议,并利用互联互通系统,做好工作情况报告,会议精神传达,落实重要事项。负责新闻媒体稿件的审定,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做好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三)后期处置
先期处置结束后,各工作人员按预案各组职责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通信保障
1.常规通信。在常规通信可用的情况下,以固定电话和手机、网络通信为主要通信手段;
2.启动地震应急指挥互联互通平台。
五、AB角制度
为保证在地震应急期间工作不脱节,吕合镇建立AB角制度,具体为:
1.主要领导:马子亮↔马东;
2.分管领导:徐明川↔段杰;
3.党政综合办公室:罗荣恒↔董美玲;
4.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段启华↔马春旺;
5.综合执法队:韩宗华↔刘勇。
六、有关纪律要求
1.预案启动后,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停止探亲、休假,在外出差人员就近就便搭乘交通工具尽快赶回单位或指定地点集中。前方指挥部人员必须服从统一调动安排,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撤离。后方指挥部成员凡外出办事10分钟以上,必须经吕合镇主要领导批准。
2.严格新闻采访制度。统一由前方、后方指挥长或指定人员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其他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3.严格保密制度。不得随意扩散地震趋势意见;不得透露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
4.对不服从指挥,有意推诿、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玩忽职守,擅自离开岗位或临阵脱逃,超越职权随便对外发布震情和抗震救灾消息等违规违纪行为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约谈谈话、行政问责等处理。
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