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建立健全产业帮扶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帮扶全覆盖,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苍岭镇多措并举,聚力齐发,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助农稳步增收。
(乡镇振兴办成立)
(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两不误)
(苍岭镇高标准农田)
持续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盘活土地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苍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深入探索出租、转包、转让、股份合作、优先用工等多种符合自身实际、地域特色鲜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积极引导鼓励农户采取多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营权,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效提升了全镇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截至目前,全镇共引进大小企业200余家,流转土地面积10000余亩,土地流转受益农户达1800余户,其中287户实现了土地流转企业优先用工。
(引进企业、发展产业)
(本地产鲜花打包好发往全国各地)
(蔬菜水果产业初具规模)
持续探索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在全镇辖区深入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的发展运行模式,企业通过订单与种植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合作社具体负责技术指导和收购代购,农户负责生产种植,形成产销一体化运作模式,加快构建双赢局面。以苍岭镇西云村委会为例,作为全镇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效益低下,为打破发展瓶颈,西云村委会深入探索订单农业发展模式,积极与马大泡食品有限公司、云泉酱园等企业实行长期合作,搭建“农户+企业”发展平台,建立以企带农,农促企互利共赢双向推进的发展模式推动西云村委会的产业发展步伐,2019年,西云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2021年,西云村委会发动农户种植大青菜270余吨、辣椒10余吨,由马大泡食品有限公司兜底收购,产生经济效益20万元,实现农户每年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今年,西云村委会将与马大泡食品有限公司继续深化合作发展农业产业。
(订单农业解决群众销路难)
持续探索居家就业发展模式。苍岭镇坚持抓党建促就业,把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探索实践“村委会+剩余劳动力+企业”派单制就业供需模式,有效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一是精准摸清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基本情况、外出就业意愿与就业需求及培训需求,建立健全全镇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依托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微信群定期推送、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及公示栏等载体,及时发布就业惠民政策及就业岗位信息,确保农民不出村就能找到就业岗位。二是借助辖区云甸工业园区优势,主动与园区企业联系对接,优先使用辖区富余劳动力,组织务工人员到企业应聘。截至目前,全镇共有31家企业聘用镇内农村劳动力200余人,人均月工资达3500元。三是借助万亩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优势,以产业带动就业,组织动员群众到花地、大棚、果园等基地就近务工,构建“半小时工作圈”。截至目前,全镇共有6229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务工收入498.32万元,以农业产业带动“居家”就业成效显著。
(家门口就业方便群众)
持续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增收。2022年6月,苍岭镇成功引进云南种业集团滇中仓储配送中心和楚雄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两个项目落户苍岭,与云南种业集团达成深度合作,通过“种业集团+供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为苍岭镇的乡村振兴增添助力,实现政企发展共赢。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400万元,计划建设年加工包装量1500吨生产线一条;建设高标准晒场7000平方米;建设仓储中心和冷库1000平方米;建设科研选育及新品种育繁基地500亩,辐射优质良种繁育基地3000亩,预计可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000余人。
(培育龙头企业,未来可期)
下步工作中,苍岭镇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为依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切实推动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