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岭镇政协委员联络处聚焦主动融入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践行“典型引路法”,以党建引领,民主协商,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原则,政协委员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发挥自身所才,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手,以黄草村委会红光队小组为试点,在民生领域、基层治理中通过“小协商”解决了“大问题”。
一、党建引领,构建“1+8+N”协商在基层工作体系。
党委高度重视,委员积极探索,推进政协协商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1”即:以苍岭镇政协委员联络处为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协商在基层平台建设,协商议题收集,协商会议召集,协商成果转化;“8”即:在全镇8个村委会分别设立协商议事点作为协商议事的基本场所;“N”即:在人口众多村庄密集的村小组,选择群众常聚集的村间小广场,设立邻里协商议事院,直接把协商会开到群众“家门口”,零距离倾听百姓心声,实打实为民代言,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治理有效、推动发展的协商工作格局。

(镇党委书记黄亚梅到现场指导协商议事会议)
二、政协搭台,通过“小协商”解决民生难点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推不动怎么办?为此,苍岭政协委员联络处主动想办法,采取典型引路法,以黄草村委会红光队村小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深入调研,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在群众日常聚集的村间小广场内建立“邻里协商议事院”,通过认真准备,完善协商程序,由政协委员联络处牵头,邀请群众代表、人大代表、党员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和政府相关部门等30人参与协商会议。通过一次次协商,让红光队这个昔日脏乱差,人口多,村庄密集的村小组成为了美丽村庄示范村,让123户468名群众凝聚起来,从村民看着干部做,开口就要误工费等现象,转变为群众自觉投工投劳,主动捐资捐物,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丽村庄的良性转变。
(会议开始前政协委员公示协商议题)

(政协委员阐述协商议事会议召开的背景)
(群众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协商议事会议少数民族代表)
三、民主协商,推动基层“微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每家投5个义务工,我也同意呢。”群众代表周家明说。“确定这两条路为牲畜上山放养的路”党员代表罗启顺举手赞成......在苍岭镇黄草村委会红光队村民小组,一场由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组成的协商议事会正在热烈讨论着。大家围绕农村人居环境如何形成长效管理制度?门前三包制度和党员责任区如何划分?投工投资要投多少?奖惩制度如何定?等4个问题进行协商议事,最终形成协商议事决议,共同制定了《红光队垃圾清运收费制度》《红光队牲畜家禽管理制度》《红光队义务劳动奖惩制度》《红光队“五颗星”评选制度》等办法,随后,镇委员联络处通过发出《苍岭镇政协委员联络处协商成果转化督办书》、场跟踪督办、入户走访征求意见等形式,有力督促协商成果转化,真正做到了“小协商”助力“大民生”,这样的议事会议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红光村村民一致表示今后这样的协商希望能够多开展。议出的制度和村规民约让群众更能接受,更加自觉执行。
(群众代表喜笑颜开)
(与会代表举手表决协商议题)
苍岭政协委员联络处聚焦中心工作和民生难点问题,开展了庭院协商数场次,有效推动解决了“村里没钱群众投工投资整治人居环境、马石铺三化治理难题、建立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定村规民约立规矩、矛盾纠纷大家来评理”等一系列民生难题,通过建立“党建引领、共同协商、群众参与、公开监督、弘扬新风”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基层社会“微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村民查看协商议事会议成果)
苍岭镇政协委员联络处通过民主协商,公开讨论,真正把协商搬到家门口,让群众做在院子里就能参与协商,推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这一平台向最基层延伸,让更多群众认识政协、支持政协,也让基层政协委员有一个凝聚合力、发挥作用、展现风采的平台,让基层政协委员以不负委员之职,担当所需之责。同时,把重点放在解决民生难题,把抓手放在基层社会治理,把智慧汇聚到化解民忧上,变“小视野”为“大民生”,变“小范围”为“大开门”,变“选好题”为“解难题”,让协商的“金点子”转化为民事办理、民主管理、社会治理的新探索。
(为参加协商会议的代表发放鲜花用于装饰美丽庭院)

(推动协商议事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