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苍岭镇位于楚雄市东部,距州府鹿城18千米,东与禄丰县交界,南与鹿城镇相连,西与东瓜镇接壤,北与牟定县毗邻,东西横距24千米,南北纵距15千米。境内有G56杭瑞高速、楚广高速、320国道、322省道、楚南一级公路、广大铁路、广大铁路复线和即将实施的东南绕城高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境内有连汪坝、云甸、腰站、溪坝河四个高速路进出口,全镇除西云村委会外,其余七个村均实现村村通高速,交通路网优势明显,是楚雄市东部交通重要交汇点。
【行政区划】苍岭镇辖西云、云甸、黄草、苍岭、李家、智明、竹园、石涧8个村民委员会,有166个村民小组,198个自然村。全镇国土面积344.484平方千米,共有耕地43069亩,其中:水田3261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7%;旱地10458亩,占24.3%。
【人口民族】2020年末,全镇总人口8630户32601人,主要有汉族、彝族、回族、苗族、白族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21.22%。
【自然概貌】苍岭镇全境地势中南部高,东北西部低,呈波状起伏,多丘陵盆地。境内山脉西云、云甸、饱满街一片东西走向,腰站街一片呈南北走向。全镇最高点在西云平掌山,海拔2244米,最低点在云甸彭家庄,海拔1560米,苍岭镇平均海拔1790米,年平均气温15.2℃,平均降雨量900毫米。河流分属金沙江、元江水系,龙川江穿境而过,有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34座,小坝塘653个,全镇水利灌溉条件良好。
【气候特点】苍岭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垂直变化,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干湿分明,雨热同期;日照充足,霜期较短;年平均气温16.5℃,平均降雨量564毫米。
【地方物产】苍岭镇境内矿藏主要有沙、石。土壤有紫色土、水稻土、红壤土、冲积土四个土类。全镇共有林地36.2万亩,其中公益林15.48万亩,商品林20.72万亩,森林覆盖率71.3%。森林资源丰富,有樟木、香果树、红豆杉等珍贵树种,云南松大面积分布,野生菌品种繁多,有一定数量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苍岭镇盛产水稻、烤烟、玉米、蚕豆、油菜等农作物,是楚雄市的粮食主产区和优质米基地,被誉为“滇中米粮仓”,饱满街大米在楚雄州享有盛誉;全镇为山坝区结合地区,土地类型多样,适合多种作物生长,适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近年来,苍岭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花卉、蔬菜、葡萄、香葱、中草药、食用菌、鲜食水果等优势种植产业和生猪、黑山羊、肉牛养殖等重点养殖业。
【旅游资源】苍岭镇黄草元吉屯存有数量众多的恐龙足印化石,其中蜥脚恐龙足印数量居全国之首。西云团山布里塔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彝族土主庙。前马房美丽宜居示范村已经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示范村,成为楚雄市民钓鱼休闲,餐饮娱乐的好去处,成为苍岭镇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的带头村。
【经济建设】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生产总值21.17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招商引资4.6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7万元;向上争取资金475万元;培育新增市场主体171户;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粮食种植面积6.78万亩,粮食总产量2565万公斤,烤烟种植面积5700亩,完成烤烟收购任务80万公斤。高原特色农业持续增长,发展云南全业生物科技、云南亚盛农业等农业种植大户13家,新发展葡萄种植30亩,花卉种植68亩,羊肚菌种植138亩,工业大麻种植608亩,全镇高原特色农作物种植规模突破1万亩。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禽规模养殖,新增规模养殖户7户,西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山窝鸡养殖模式成效明显。优质农产品品牌培育初见成效,济嘉果蔬、阿乖佬香软米、西云山窝鸡蛋等绿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乡村服务业、加工制造业、个体工商业加快发展,兴滇普施农作物秸秆回收项目、巨富景观雕塑等招商引资项目建成投产。完成项目征地62.6亩、迁坟81塚、房屋拆迁4500平方米,川至半导体、绿洁新能源、晶科新能源用电项目、东南绕城高速等州市重点项目启动并顺利推进。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70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5件,五小水利工程2件;投资1260万元,完成红旗水库、小窝铺水库等7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180万元,实施青龙山农村公益性公墓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
【脱贫攻坚】精准实施针对性帮扶,6户21人未脱贫人口如期脱贫,清除19户72名脱贫不稳定人口和50户150名边缘人口的返贫致贫风险,投入59.5万元实施42户贫困群众危房改造和危房隐患整改,投入55万元解决88个小组安全饮水和季节性缺水问题。着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投入资金162.5万元,实施298户贫困户和15户边缘户产业扶持巩固提升项目;推广养殖山窝鸡1万只;落实贫困劳动力“居家就业”256人,“扶贫车间”就业35人,外出转移就业908人;奖补激励外出务工和大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评选“打工明星”244户、“产业之星”66户、“五星”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兑付奖励资金39.1万元。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全镇469户建档立卡户、54户边缘户的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和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医保报销率达90%,办理慢性病证172人,“雨露计划”补助89人次13.5万元,“东西协作”补助24人次6万元。实时开展易返贫和易致贫人口动态管理,采取低保、临时救助、产业帮扶、帮助就业等措施进行帮扶,形成有效防范和消除因灾、因病、因学等返贫致贫风险的实时监测帮扶机制。截至2020年底,全镇全面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的目标。
【生态建设】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投入资金45万元,新建及提升改造公厕11座,修复集镇破损路面2000平方米,改造排水沟650米,新建洗手台10座,路灯10盏,顺利迎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延伸测评,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向好,收取农村垃圾清运费55.4万元,镇财政兑付奖补资金15万元,实施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6032座,查处违法违规建筑5起。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协助办理环保案件18起,投资400万元实施苍岭小河污染治理及水环境修复项目,农作物秸秆有偿回收和综合利用项目启动运营。“美丽公路”建设扎实推进,完成G56杭瑞高速沿线路域桉树替换和增绿补绿2336亩,拆除高速公路沿线广告牌106个,完成56公里公路沿线广告牌清理整治,拆除广告牌470块。
【平安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宣教工作 深入开展,各类违法犯罪得到有力打击整治,扫黑除恶长效长治机制不断健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安装村组公共区域“智慧安防”监控平台215台,家庭监控平台1012台。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2件,调解率达100%,受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52件,办结率达100%,落实解决疑难信访问题救助资金20万元。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15次,排查整治各类生产安全隐患135个。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组建10人专职安全综合应急队伍。
【社会事业】控辍保学工作责任有力落实,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80万元完成苍岭中学、苍岭中心幼儿园及8个完小卫生公厕及洗手设施改造。基层卫生服务条件持续提升,投资50余万元,增强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和提升管理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建成楚雄市首家云上乡愁书院。各项惠民政策有力落实,发放低保、优抚、临时救助等各类民政资金821.85万元,农村养老保险金693.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55.1万元,率先成立首家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中心,全镇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156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464人次。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遗留问题处置,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启动农村不动产确权工作。扎实推动“一部手机办事通”等“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农村运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民兵队伍持续调整充实,组织基干民兵训练5批次45人,参与火灾等应急救援12场次,适龄青年应征入伍11人。第七次人口普查任务顺利完成。民族、宗教、统计、审计、档案、保密、工青妇等工作成果进一步巩固。
【疫情防控】迅速搭建防控体系,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累计投入防疫经费60余万元,快速建立市级排查卡点7个,镇级排查卡点166个,排查往返人员8万余人次,车辆2万余辆次,认真开展镇村组网格化管理,深入排查重点人员2187人次,宣传引导停办缓办婚丧喜宴136场次,组织开展大扫除、大消毒等环境卫生综合整治937场次。坚持一手抓复工复产,一手抓常态化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始终对疫情保持高度警惕、严密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