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子午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体系建设,紧扣“四项机制”工作模式,探索“2334”工作法,通过建强网格队伍,以精细化服务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让群众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将治理的精度与服务的温度送达千家万户。
政策入心,他们是乡土“翻译官
面对医保社保、养老补贴、反诈宣传等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网格员们充分发挥“源于乡土、熟于乡情”的优势,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他们走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用乡亲们听得懂的语言耐心讲解,手把手指导村民操作手机办理养老缴费,细致为有需要的家庭解读助学、助残政策,一遍遍向老人讲解医疗报销流程……确保每一项惠民政策都能被村民“听得懂、弄得明、用得好”,真正落到实处、惠及百姓。
民情速递,他们是村居“直通车”
依托微网格“四项机制”,他们做到问题早发现、速上报、快处置、有反馈。无论是独居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公共设施的老化失修隐患,还是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建议,网格员们总能第一时间发现、迅速上报。挖铜村委会领岗小组网格员丁道平便是典型代表。当领岗小组村民反映饮水管道老化导致供水困难时,他当天即上报情况。经村委会协调推动,项目迅速响应,及时解决了24户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村民罗存仙感慨道:“真没想到我们的饮水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村委会和网格员是真心为咱办事!”正是网格员架起的这条沟通“高速路”,让高效传递民情、推动问题解决的故事在子午镇不断上演涌现。作为基层“前哨”,微网格员在防汛关键时刻更是冲锋在前,守护一方平安。
纠纷化解,他们是邻里“和事佬”
在乡村,因宅基地、田地界限或生活琐事引发的邻里摩擦时有发生。网格员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开展“首解”调解,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挖铜村草打拉小组网格员罗光发在发现本村一户村民家庭因琐事频生矛盾后,立即上报并协同村委会介入调解,通过耐心沟通与情绪疏导,成功化解了矛盾。这种“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的工作模式,已成为子午镇网格员化解基层矛盾的普遍做法。若“首解”不成,纠纷还会按机制上报行政村“再解”,直至镇综治中心“终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网格员们用情理交融的方式,守护着全镇的和谐安宁。2025年以来,全镇经“首解”成功化解矛盾纠纷91起。
关心关怀,他们是暖心“守护者”
对于散居在各村的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等,网格员们倾注了特别的牵挂。定期上门探望、聊聊家常、查看生活起居、询问困难需求,已成为工作常态。挖铜村独居老人罗有荣对此深有感触:“网格员常来家里坐坐,问问冷暖,看看水电,感觉心里特别踏实,知道有人惦记着。”罗有荣老人的感受,正是子午镇众多群众在网格员细致关怀下的共同心声,这份持续的关爱,为他们带来了温暖和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