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39-/2023-0717001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3-07-17
发布机构: 楚雄市东华镇 生成日期:
称: 东华镇关于对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及上半年重点工作实地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
号:

东华镇关于对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及上半年重点工作实地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

发表时间:
字体:[    ]

各村委会,各办、中心(所),中学,小学,卫生院:

2023年5月30日至6月2日,由市乡村振兴局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组成的5个督导组对全市15个乡镇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及上半年重点工作进行督导。期间,督导组抽取15个乡镇28个村(社区),实地入户68户(其中脱贫户42户、脱贫不稳定户1户、边缘易致贫户2户、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新识别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风险消除户1户、低保户6户、残疾户3户、五保户1户、一般户4户),核查项目38个(其中2022年度项目16个,2023年度项目9个,经营性扶贫资产项目13个)。据督导组反馈发现问题通报,全市共性问题有4个方面15个具体问题。为认真做好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做到“举一反三、真抓实改”,限期把存在的问题整改清零,结合东华镇实际,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督导组发现问题

(一)责任落实方面

1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15个乡镇、28个村(社区)均不同程度存在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重视不够,压力传导、责任落实有差距。八角镇未对新识别监测对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

整改措施:一是强化领导。进一步压实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部门村组工作责任,调整充实包保责任人工作队伍建立健全工作调度和督查机制,防止松劲懈怠以及乐观情绪。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全面熟悉掌握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相关政策业务;三是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做深、做实、做细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增收工作确保实现增收目标。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镇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镇水务服务中心、新街中学、东华中心小学、镇卫生院、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日前,长期坚持。

2.帮扶责任落实有差距。部分挂包干部未按要求开展入户走访和帮扶工作,农户对帮扶干部和帮扶工作不满意。东华镇朵基村委会阿波良小组杨德有户(脱贫户)、苍岭镇黄草村委会王启宏户不清楚帮扶干部是谁,赵会兰户反映帮扶干部只入户1次,子午镇挖铜村委会草打拉三组黄清海户(脱贫户)反映包保干部近两年未入户走访和开展帮扶工作。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与挂包帮扶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二是完善本级帮扶责任机制每季度镇级包保责任不少于1次入户。

整改责任单位:镇党建办、镇乡村振兴办、新街中学、东华中心小学、镇卫生院、11个村党总支。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日前,长期坚持。

3村干部对政策业务不熟悉。部分村(社区)干部对防贫保险政策不清楚、不掌握,对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的推广使用不知晓。

整改措施:一是压实责任,强化村干部政策及业务的培训力度。二是积极搭建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三强化防贫保险政策宣传及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推广使用。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镇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11个村党总支。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日前,长期坚持。

4问题整改责任压得不实。部分乡镇、村(社区)对各级各类督导、调研、考核、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重视不够,部分乡镇、村(社区)无整改相关材料,未完成相关问题的整改工作,台账资料缺失。鹿城镇河前社区、大东社区无上级反馈问题整改材料;东华镇朵基村委会干部不知道市级下发《州对县2022年度考核反馈问题整改通知和整改方案》《楚雄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认真开展脱贫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项目自检自查工作》,没有问题整改相关工作台账。

整改措施:一是强化纪律作风抓整改,始终把“问题整改”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二是及时制定出了整改措施,全力推动整改工作落实,压实责任销号抓整改。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镇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新街中学、东华中心小学、镇卫生院、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日前,长期坚持。

(二)政策落实方面

1. 帮扶政策措施落实有偏差。存在“政策养懒汉”现象,对部分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但因其懒惰而导致收入未达标的农户,只简单落实了低保,未采取其他针对性开发式帮扶措施,也没有纳入监测。如:新村镇下村村委会新村小组袁楚昌户。少数家庭存在帮扶政策“过度保障”之嫌。如:东华镇本东村委会大村小组段华雄户(边缘易致贫户),户籍人口4人,实际人口6人,3人在省外务工,4人领取低保。

整改措施:一是认真梳理政策措施。对政策执行不到位或出现偏差的及时纠正。开展就业奖补、公益岗位、雨露计划、“两后生”资助、农村危房改造、低保、特困供养等帮扶政策专项排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二是全面排查精准帮扶。进一步细化就业台账,精准掌握脱贫劳动力培训就业状态,对照省州市有关就业帮扶政策,加快推进各项就业帮扶政策落细落实,确保有培训意愿的脱贫群众应培尽培,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应兑尽兑,符合乡村公益性岗位条件的脱贫人员都得到应安尽安,鼓励脱贫群众自主创业。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发挥帮扶资金使用效益。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镇社会保障中心、镇社会事务办、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日前,长期坚持。

2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户反映脱贫劳动力省外务工奖补政策是否继续执行;三街镇背阴村委会钱家村民小组董如山户(一般户),其孙女董悦二级残疾,先天性心脏病,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该户不知晓“防贫保险和商业类的惠民保”相关政策。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镇、村、组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培训;二是加强对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小组长、脱困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业务政策培训暨明白人培训。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镇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镇水务服务中心、新街中学、东华中心小学、镇卫生院、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前,长期坚持。

3教育帮扶政策未及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政策性补助未及时足额发放。

整改措施:一是及时理清6-15周岁适龄人口底数;二是及时对接中小学核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政策性补助是否足额发放;三是做实做细控辍保学各项工作。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新街中学、东华中心小学、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前,长期坚持。

4就业培训浮于表面。一是培训内容、专题与培训对象急需的技能或务工工种需求不对应,培训流于形式,仅限于完成上级下达的培训人数。二是培训期间监管不到位。多数乡镇认为是交由中介机构培训,未过多关注培训期间授课内容、培训学员对培训是否满意或对培训的意见、建议不知晓。三是资料归档不规范,普遍存在资料缺失的问题。如:涉及有培训任务的乡镇,多数只有参训人员的电子文档花名册和培训期间的少量图片资料。四是培训补助资金兑付不及时。2023年全市培训任务已于4月底完成,现培训资金未兑付,市级只下达了资金指标文件,实际未下达资金。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学习政策法规规范培训制度。各村委会要强化学习脱贫人口劳动力培训政策规定,严格对培训机构的资质,教学质量严格把关,各村对参训人员的身份要逐一核实,确实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等政策措施落在实处。二是严格把关规范报账资料。及时对接培训机构对2023年扶贫对象转移就业培训所有资料进行复核确保培训资料与培训人员账账相符。三是及时补发学员生活补助。及时对接培训机构将学员生活补助款对照培训人员名册及时补发至农户“一卡通”并附银行流水至培训资料中。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前,长期坚持。

(三)工作落实方面

1.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落实不到位。一是部分乡镇、村(社区)未按要求认真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安排部署滞后,分析研判记录简单、资料收集不完整。部分村(社区)干部对2023年度8050元的防止返贫监测底线不清楚,鹿城镇河前社区村干部说是1万元,大东社区干部说是8000元。二是“三卡”更换不及时。东华镇朵基村委会小基村小组王桂林户(脱贫户)在督导组入户前村委会工作人员才将该户2022年度帮扶卡发放到位,且无促增收涉及的帮扶措施计划。三是风险消除审核把关不严。大地基乡大地基村委会松树林小组张太盈户,家庭人口3人,户主张太盈长期酗酒,其母70多岁,女儿今年上初二,家庭收入仅靠张太盈打工收入(一个月不到2000元)和转移性收入支撑,在此次集中排查中申报拟消除风险。四是帮扶措施落实有差距。紫溪镇风险消除户罗发有,制定的帮扶措施与该户家庭实际情况不对应;新村镇洒树咪村委会董再金户三年增收措施雷同。部分农户制定的帮扶措施简单化,仅有“落实就业帮扶、产业帮扶、教育帮扶”等几句话,针对性不强。五是政策“明白纸”发放过于简单化。部分乡镇和村(社区)只管发放,未向农户宣传相关政策,部分农户虽然收到了政策“明白纸”,但未能成为政策“明白人”。

整改措施:一是用好“四个一”工作机制,常态化推动监测工作落细落实。坚持一月一监测,按照市级部门反馈预警信息,常态化进村入户开展监测对象日常走访摸底排查等多个途径锁定重点核查对象。坚持一月一帮扶,通过“实地调查”摸清返贫风险点,落实好行业帮扶措施。坚持一月一研判,按月来分析研判责任、政策落实,巩固成效情况。坚持一月一调度,坚持每月定期调度,通报一月一研判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推动工作落细落实。二是规范防返贫致贫监测工作机制,落实人员,强化培训,严格监测管理程序,完善台账记录。强化信息管理,定期开展帮扶对象收入核查监测。三是扎实开展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综合研判分析收入支出情况,以及“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监测对象识别认定,做到“应纳尽纳”。建立完善镇、村定期排查分析调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坚决杜绝“应纳未纳”、“体外循环”的情况发生。四是精准施策及时帮扶。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尽快解决问题,消除风险。对于返贫致贫风险较为复杂的,全面分析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结合风险类型和农户需求制定有针对性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优先落实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五是严格风险消除程序。认真落实村级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和公示,市级部门审核批准和公告等退出程序。除风险自然消除外,收入持续稳定原则上不少于半年。对风险消除不稳定和整户无劳动力的监测对象进行风险消除回退。对消除风险后,又出现新的返贫致贫风险的,按程序重新识别认定为监测对象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镇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镇卫生院、新街中学、东华中心小学、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前,长期坚持。

2项目建设推进不力。一是项目建设推进迟缓。部分乡镇2022年度项目还未全部完工,个别村2023年度项目至今未启动建设,还在邀标或进场备料阶段。2022年吕合镇回龙茶厂项目未完工,建设工程进度缓慢,资金已拨付120万元,剩余30万元衔接资金未拨付。二是项目管理不规范。部分乡镇对新实施项目未进行公示或公示时间不足10天,未公布12317专线举报电话;完工项目未进行结算和竣工验收、未移交和建立项目管护制度;部分项目无乡镇工作人员参与验收、结算的资料,公示、管护责任书等资料缺失。三是经营性扶贫资产运营管理不到位,台账资料不全,部分资产疑似闲置,极个别乡镇分管领导对村级经营性扶贫资产运行管理情况不清楚,产生的收益未及时分配。

整改措施:一是持续抓好2023年项目建设扫尾工作及时组织验收结算。二是明确各村从实际出发,结合扶分项目资产的形成过程和投入资金的构成。逐笔清查资金最终形成扶贫项目资产情况,摸清资产数量,逐一登记有关信息,对扶贫项目资产进行确权和管理。对扶贫资金投入形成资产以取得成本作为资产价值确认依据登记入账,并设置资产管理台账,实行扶贫项目资产责任制管理,明确管理主体.监管责任和管护义务,落实公示制度。三是明确各村要切实履行好属地管理职责,落实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效益发挥、收益分配、登记入账.防止资产流失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各村村“两委〞应落实管护责任人,对资产开展日常维护,并加强对到户类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的指导与监督。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前,长期坚持。

2.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和回收工作滞后。2023年市级下达放贷任务4250万元,截至5月底,发放900户4223.6万元,完成任务数的99.3%,其中东瓜镇、吕合镇、三街镇、树苴乡4个乡镇未完成任务。全市历年到期逾期贷款690.23万元,逾期率4.7%,高于全州平均值3.09%的1.61%,排名10县市倒数第4位。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镇、村、组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培训;二是加强对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小组长、脱困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业务政策培训暨明白人培训;三是及时对接邮储银行配合对9户小额信贷逾期农户进行催收。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前,长期坚持。

3. 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流于形式。镇、村反馈,多数帮扶单位只是上级要来考核前或市级开展定点帮扶单位年度考核时,才开展入户走访、联系挂包村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与挂包帮扶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二是完善本级帮扶责任机制。

整改责任单位:镇党建办、镇乡村振兴办、新街中学、东华中心小学、镇卫生院、11个村党总支。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日前,长期坚持。

(四)巩固成效方面

1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乏力。一是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11条措施落实不力。涉及的行业部门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特别是外出务工奖补资金缺口大。二是收入核算统计有误差。部分乡镇直接安排定点帮扶单位的干部职工入户采集收入信息后直接上报村级信息员录入系统,部分乡镇、村、帮扶干部对脱贫人口增收各项政策要求不熟悉,甚至对农户收入构成、核算方法路径不了解,造成数据不实。部分村级信息员直接根据上年度农户收入情况估计后录入系统,无收入信息采集的纸质台账。三街镇酒簸村委会自可么村民小组罗华星户(脱贫户),信息系统显示二季度罗华星外出务工收入1万元,经入户实地核实,其二季度未外出务工;大过口乡大益鸡、碧鸡2个村委会存在收入虚高和收入按百分比套算的情况。鹿城镇大东社区水草箐小组脱贫户赵发明,帮扶卡记载2022年人均收入16539.63元,信息系统内为13693元,帮扶卡记载耕地面积4亩,信息系统内为11亩;东瓜镇邓官村旧三队村民小组脱贫户余荣昌户,2022年度帮扶卡记载人均纯收入11940元,信息系统内为10599元,该户出售油菜籽、鸡和鸡蛋未统计。大地基乡村级一、二季度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收入入户采集信息原始资料不完善、不齐全;中山镇蚂蚁村委会无2023年1-3月收入信息采集的原始纸质材料。三数据采集、审核、录入责任不明确。部分乡镇未按照“谁采集、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明确脱贫户信息采集、录入的责任。未严格执行信息数据逐级审核录入制度,导致数据不全面、不真实、不准确,没有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采集确定的脱贫户收入信息纸质台账,未经村(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脱贫户共同签字确认。

整改措施:一是提高家庭劳动力人口生产效益。从种养殖品种选择、资金支持(小额信贷)、技术指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产品销售渠道等生产经营环节入手,进行一对一家庭劳动力人口产业帮扶。防止生产规模小,效益低,风险大等情况。从外出就业信息提供,入户宣传动员,外出人员体检,交通出行,就业合同签订及就业保险落实等方面进行一对一就业帮扶。防止外出务工无渠道,就业不稳定,务工收入无保障,外出安全风险大等情况。二是切实保障无劳动力,无发展能力家庭的社会保障政策落实,确保应纳尽纳。对无增收条件,因病、因学负担重的家庭实施临时救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教育补助、教学贷款、雨露计划(东西协作)等措施。帮助有资产有资源但无劳动力的家庭进行资产租赁、资产入股,增加财产性收入。三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镇、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责任落实;四是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做深、做实、做细入户核查和收入核算工作。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镇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镇水务服务中心、新街中学、东华中心小学、镇卫生院、市农商行东华支行、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前,长期坚持。

2“三保障”巩固提升有差距。通过“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监测显示,“三保障”有关的申报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上升,申报控辍保学的有6件(2022年无,存在疑似辍学苗头性问题)、农村危房改造3件、医疗有关的15件、农村饮水安全10件。

整改措施:一是聚焦住房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查找漏洞缺项,全面掌握是否存在“农户住房安全等级认定不规范”的问题,对辖区内所有农户住房安全等级再次确认,确保所有群众住房得到保障。二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尽快解决问题,消除风险。对于返贫致贫风险较为复杂的,全面分析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结合风险类型和农户需求制定有针对性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优先落实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镇国土和村镇规划服务中心、镇社会事务办、镇社会保障和为民服务中心、镇水务服务中心、新街中学、东华中心小学、镇卫生院、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前,长期坚持。

3易地搬迁后续帮扶落实不到位。西舍路镇保甸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鹿鸣村,部分村内排水沟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部分路灯不亮,极少数搬迁户房屋有漏雨情况,部分农户的安置房建盖时无后窗和侧窗,农户反映非常闷热,气温高时人无法在屋内,村内日常生活物资代销店未正常开门营业。

整改措施:一是继续重视和加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领导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围绕“建房、搬迁、就业、配套、保障和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后续发展等各项工作。开展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确保贫困户搬迁后住得下能发展,群众满意、成效明显。二是加大搬迁安置户就业帮扶力度。推动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措施全覆盖搬迁群众。

整改责任单位:镇乡村振兴办、镇经济发展办、11个村委会。

整改时限:2023年6月25前,长期坚持。

二、整改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各职能站所、各村要将州级脱贫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放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位置,并将整改工作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各挂点联系班子成员为第一责任人,各村书记、主任为问题整改直接责任人,镇巩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职能站所负责人为整改具体责任人。要认真对照上级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入户排查核实工作,各村要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报镇领导小组备案,做到“共性问题举一反三、个性问题限期销号”。

(二)聚焦重点环节、抓实问题整改。各村、各站所要在全面深入细致开展整改的同时,紧盯教育帮扶、健康帮扶、住房保障、安全饮水、增收措施、档案资料等薄弱环节,重点关注低保户、危房户、重病户、残疾户、五保户、无劳力户和独居老人户等特殊群体,全面筛查存在问题,综合分析研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各项政策保障到位,确保问题真抓实改。

(三)严肃工作纪律、强化督察检查。各村、各站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整改工作纪律,将州级脱贫成效考核发现的4个方面15个具体问题整改工作做实做细、落实到位。镇纪委要加强督查检查,对问题整改工作中出现的不作为、慢作为和工作落实不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各挂点班子领导要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及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及时与分管职能站所研究细化整改措施,按时完成任务,确保整改工作见到实效,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按照相关规定严肃问责处理。

东华镇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