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39-/2021-0309003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1-03-09
发布机构: 楚雄市东华镇 生成日期:
称: 东华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助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主要做法
号:

东华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助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主要做法

发表时间:
字体:[    ]

东华镇是楚雄市粮烟、畜牧主产区,省、州、市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素有“粮烟重镇”、“鱼米之乡”、“文化粮仓”、“花灯之乡”、“美食乡镇”等美誉,是全国3675个重点镇之一。2018年,在省州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下,楚雄市成功申报了云南省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试点试验示范项目,东华镇先行先试,把莲花村委会小伍排村作为乡村振兴试验示范点,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路径,大力实施田园综合体建设,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走出了一条以少量财政资金撬动企业投资和民间资本投向农村,拉动就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以兴蕴枇杷种植合作社为龙头的枇杷产业成为东华镇又一新兴产业,在全镇脱贫攻坚及巩固脱贫攻坚中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20年底,全镇枇杷种植面积达1.3万亩,带动1286户农户,2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枇杷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有益补充和支撑,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助推了东华镇产业结构调整及脱贫攻坚。

一、精准定位,创新经营模式

东华镇以实施莲花村委会小伍排村乡村振兴试验示范点为契机,举全镇之力,把枇杷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来发展,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合理布局,重点打造,成立楚雄市兴蕴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强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和示范带动,注重创新、扩面、提质、增效,以“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社通过集中土地流转,建立了1000亩核心示范基地,开展人员培训、质量认证、技术推广,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和科技引领作用。广大农户以土地入股入社,所有社员的产品统一交合作社,合作社以市场保底价和市场正常价两个保证进行收购,解决农户销售难问题。同时,在销售环节享有二次分红,使社员和合作社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新路子。截至2020年底,全镇枇杷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并逐渐形成特色产业。通过品鉴会的举办,将东华枇杷向外推介,形成品牌效应;大力发展“互联网+枇杷”,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合作社示范展示园和功能区的不断完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应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成果,进一步发挥财政、信贷、扶贫、招商引资等扶持政策杠杆作用,撬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二、重点打造,形成核心示范

东华镇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以“七个第一”为工作理念,围绕“六个东华”的发展定位和“五区四带三圈两特一中心”的发展布局,着力推进“休闲骠川、美食东华”特色品牌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农旅双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莲华村委会小伍排乡村振兴实验示范项目为依托,大发展现代农业旅游文化观光产业链,不断完善楚源乡乡村旅游功能,将其建成东华镇游客集散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农特品销售地和万人狂欢之地;打造以本东兴蕴枇杷基地为起点,到莲华小伍排楚源乡生态渔业区,再到东华夸苴百果园为终点的乡村万亩田园慢跑圈。通过建设,东华镇将建成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植物观赏旅游和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旅游文化链,打破“烤烟一枝独秀”的局面,使特色植物观赏旅游与田园风光旅游成为东华镇旅游业的重要一环。同时,东华镇抓规模特色种植,促发展后劲。在17户重点农业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全镇枇杷、沃柑、猕猴桃、中药材、红梨、蔬菜、魔芋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以上经济林果的快速发展,为东华镇乡村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尤其是水果成熟季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东华进行观光和采摘体验,实现了农业、旅游业共同发展。

三、多方共赢,壮大村集体经济

东华镇莲华村委会小伍排村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各村小组发展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意识,实现村委会、村小组有序健康持续发展。莲华村委会以固定资产入股到公司,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稳定增长10万元以上;2019年实现该村集体经济收入17万元;2020年实现该村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农户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将自己的土地按每亩每年1000元的租金为股本入股,按照股本金额的多少,占有相应比例的股份。农户每年收取租金并按持股比例分红,且土地租金每年递增。同时,项目带动周边1026户农户就近就业,每年可实现务工收入186万元。楚源乡农业生态观光园自2019年8月开园至今,共接待游客22万人次,公司预计年产值可达1265万元,其中:种养殖业收入765万元;旅游服务、特色餐饮收入500万元。以小五排为核心引擎,举办乡村田园万米跑、乡村美食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直接带动集镇80余家餐饮企业创收225万元。

四、科技引领,驱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东华镇小伍排村田园综合体以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为产业园区基础定位,以楚源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与本村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进行规划。乡村振兴小伍排田园综合体建设,实现了人才回流,树立了村民回乡创业的成功典型,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广泛的示范效应,激发了更多成功人事、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情。村小组56户群众全部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外出打工造成的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通过党建引领、典型带动、乡情激励、项目对接、产业配套等措施,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坚强后盾,进一步推动人才回归、人力就业、项目落地、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政府为其搭建“发展平台”,分层分类跟踪培养服务,将优秀的“归雁”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小伍排乡村振兴的带动下,采取“科研+实践”方式,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健全了“院士工作站+综合试验基地+协会农技服务中心+科技示范户(枇杷种植乡土专家)”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通过聘请蒙自枇杷种植专家徐应宏为技术顾问,培养了11名本土枇杷技术指导员,充分发挥了科技引领作用,为后续发展做好技术人才储备,为种植一片、管好一片、见效一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至2020年,开展科研技术和田间培训人数超过5800人。2020年末,全镇枇杷种植面积1.3万亩,目前挂果2000亩,每亩最低产值2万元,现全镇枇杷产值达4000万元,种植规模、产量和产值均大幅度提高。枇杷产业正以其优越的自身价值,逐渐成为东华镇除云南红梨、冬桃、沃柑以外重要的水果支柱产业之一。

五、挖掘潜力,实现产业脱贫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小伍排村成立了扶贫车间,共吸纳了15户2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地就近务工,每人每月平均工资2200元。楚雄市兴蕴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多种有效扶贫模式,推行“合作社+特色农业”“合作社+乡村旅游”“合作社+林下养殖”“合作社+电商”“基地+专卖店”扶贫模式,开辟了京、上海、浙江、重庆、四川、贵州、福建等7个省市场,2019年助农增收87万元,提供了10150个就业岗位,有效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采取“扶贫车间+就近就业”模式,进一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致富信心,实现从“输血”性扶贫向“造血”扶贫的转变,助推脱贫攻坚。与此同时,政府注重引导协会实施品牌化经营策略,注册了“兴蕴”、“楚雄州金果果”商标,以培育扶持生态农业品牌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生态为主要特色,组织开展绿色认证,枇杷品牌越创越响。“楚雄州金果果、楚雄兴蕴枇杷”在楚雄城区成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并在微店、淘宝、公众号、抖音营销,积极参加南博会等展会,“品牌+电商”双管齐下,为推动东华镇枇杷产业发展打通了一条“快车道”。2018年以来,东华镇连续三年举办盛大枇杷采摘品鉴会,吸引带动周边地区前来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游客超过5万人次,枇杷采摘收益突破百万元。枇杷产业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实现了吸引游客走进来与枇杷走出去的完美结合,在全镇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东华镇以“丰富多彩显特色、生态环保出效益、安全优质作保障、三产融合强支撑、依托项目夯基础、创新模式促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交通和区位优势,以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为契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主体”和“项目推动、产业带动、市场拉动”原则,壮大集体经济和促农增收致富同步推进,强化公共服务和村庄治理体系,健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高效运转机制,构建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与后劲,举全镇之力持续推进枇杷产业发展,形成强劲的辐射带动力,有效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截至目前,东华镇有213户贫困户发展枇杷种植,年户均增收2万元;1286户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年终分红”模式参与枇杷经营,每亩土地每年获取租金和分红近1500元;带动800余群众在枇杷基地实现就近就业,用工高峰期月均收入超过3000元。未来3年后,枇杷产业将成为东华镇的支柱产业,对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