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瓜镇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乡村出彩文章的突破口,积极融入全市肉牛产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基础夯实、主体培育、品种改良、科技增效、创新提质”五项工程,构建“优质高效饲草种植和饲料加工、优质肉牛品种引进繁育和科学育肥、全过程疫病防控和精细化市场营销”三个体系,不断提升肉牛产业综合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振兴促农民增收。2022年7月底,全镇存栏肉牛3656头、其中母牛2383头,有存栏300头以上养殖企业2个(楚雄锦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存栏521头、品盛种养殖基地316头)、存栏20—50头养殖户5户、存栏10—19头养殖户15户。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大力推广优质肉牛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东瓜镇以适应性强、繁殖性能好、生长发育块、产肉性能高、肉品品质好的云岭牛、西门达尔牛作为主推品种,辖区内现有3头纯种云岭牛种公牛、3个冻精改良点为养殖户提供品种改良服务,2022年以来,共计改良678胎(其中:冻精改良524胎、本交改良154胎)。
(二)加大“粮改饲”宣传推广力度、转变传统养殖方式
依托2018年国家实施“粮改饲”项目,在养殖户中大力宣传推广青贮饲料技术,转变长期以来大牲畜以放牧为主向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从而缩短牲畜饲养时间,提高养殖效益。项目实施以来,农户累计收储加工青贮饲料4万余吨,带动农户种植青贮玉米8000余亩。
(三)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镇、村、组及时组织辖区内养殖户做好每年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疫注射工作,避免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为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做好服务指导、提振养殖户信心
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村社区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不定期到养殖户家中就科学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控、规范消毒等进行指导,及时为养殖户解决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降低养殖户损失,提振信心。
(五)示范引领、带动群众发展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带动农户、滚动发展”的思路,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加快肉牛生产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培育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2个(楚雄锦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存栏521头、品盛种养殖基地316头)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牛养殖、青贮玉米种植。
二、存在问题
(一)养殖结构不合理,能繁母牛存栏量少,满足不了市场对优质后背种牛需求;
(二)生产方式落后。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养殖习惯影响,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投入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养殖效益低;
(三)企业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我镇养牛企业少,个体规模小,生产不稳定;
(四)受国策、地域、环保、水源地等因数制约,养殖企业选址难。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深化认识,坚定信心。虽然东瓜镇为城区乡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村(社区)不多,但基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和保障,在东瓜镇发展肉牛产业一样可以大有作为,要鼓励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扛起肩上的责任、抓住当前的机遇,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大潮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紧盯提高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三化”水平,打造标准化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强化品牌创建。紧盯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电商三大销售主力,打通养殖基地最后一步,通过市场主体带动全镇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做精。同时紧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主线,科学合理安排养殖品种,尤其是加大能繁母牛扩群工作,确保向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后备种牛。
(三)各负其责,做优服务。成立农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直接参与,全力推动解决肉牛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上下左右沟通对接,通过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加大肉牛产业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引导各养殖户切实转变饲养管理方法,主动学习养殖技术,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式。同时要用好用活农业产业政策,帮助肉牛养殖企业解决好环保、用地、融资、科技等方面的问题,扎扎实实为企业排忧解难,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强化学习,树牢创新意识、机遇意识、改革意识,提升产业发展的活力、动力、创造力,带动更多群众稳定增收、加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