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37-/2021-0317008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1-03-17
发布机构: 楚雄市鹿城街道 生成日期:
称: 全国两会中的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面面观
号:

全国两会中的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面面观

发表时间:
字体:[    ]

3月11日,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乡村振兴是热点话题之一。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策划两期有关乡村振兴的两会特刊,分别从热点话题与政策解读两个方面,解析全国两会中的乡村振兴内容。本期,从热点话题上看,中央政治局常委“下团组”肯定脱贫攻坚成绩,部署乡村振兴工作,获得舆论广泛关注。在“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上,乡村振兴被频频提及。各地各界别代表委员畅谈乡村振兴,各有侧重,又殊途同归,推高话题热度,引发舆论聚焦。

话题一

中央政治局常委“下团组”肯定脱贫攻坚成绩,部署乡村振兴工作

历年全国两会期间,常委“下团组”备受瞩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3月5日开幕后,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分别到代表团参加审议,会谈中多次提及脱贫攻坚成绩,还对乡村振兴工作做出指示,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内蒙古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可喜可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内蒙古地广人稀,农牧民生活居住比较分散,生态环境脆弱,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上难度大、挑战多。建议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品牌化,并同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增加农牧民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话题二

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频频提及乡村振兴

截至3月11日,2021年全国两会举行了两场“部长通道”、两场“代表通道”、三场“委员通道”,财政部部长刘昆、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关工作部署进行详细的介绍。

部长通道:三个突出重点做好财政支持,三个重要抓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各级财政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是加大力度,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刘昆介绍,今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达到1561亿元,比去年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了100亿元。二是突出重点,现有财政转移支付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突出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推动均衡发展。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使用涉农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三是有效衔接,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紧抓好。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支持防止致贫返贫监测预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稳定脱贫人口就业,帮助持续增收。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方面谈了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编好规划,按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今年县一级的国土空间规划要基本编制完成,完成后要在此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之所以强调实用性,就是要照顾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要,方便改善生产生活。二是建好硬件,硬件主要是水、电、路、气、讯,这方面以前也在搞,未来将主要倡导和推动向村去覆盖、向户去延伸。尤其是推动那些既有利于生活方便、又有利于生产条件改善的设施建设。三是抓好软件,主要是社会服务和乡村治理两方面,社会服务要继续提升,力求让农村的上学条件、医疗条件、养老条件更好一点,保障水平更高一点。乡村治理主要是乡风文明和社会事业发展,力求通过努力,形成文明的乡风、良好的家风和淳朴的民风,让农村的社会风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再上一个新台阶。

“代表通道”“委员通道”:讲述脱贫故事,接力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草原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郭艳玲分享了助力脱贫攻坚的经历和感受,生动讲述小土豆变金豆豆的故事。她将和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一道,始终脚踩泥土,继续奋战乡村振兴,力争用更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门源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庆菊表示,青海省已经构建起了15年教育资助体系,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地,贫困学生的教育资助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加强,新校园成为了乡村最亮丽的风景,有了良好的教育,家家都有了明白人。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继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就在决战脱贫攻坚过程中,文艺界发挥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范迪安说,在脱贫攻坚取得全民胜利之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也就有了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

全国政协委员、黔东南州副州长胡国珍讲述了黔东南州台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方黎湾社区扶贫车间的故事。“妈妈制造”扶贫工坊,参与的都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妇女。以前,她们都是村里的留守妇女,现在她们在家门口做刺绣、蜡染、银饰等传统手工,每月收入就有两三千元,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孩子,又发展了富民产业,还传承了民族手工技艺,可谓一举三得。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洛桑山丹,介绍了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阿里乃至西藏真正实现了电路通、致富通、民心通。他表示希望为我们充满脱贫致富活力的西藏人民代言,西藏最美的风景是勤劳的人民。

话题三

代表委员畅谈乡村振兴,精彩观点纷呈

两会期间,各地各界别代表委员围绕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使乡村振兴成为高频热词,吸引舆论聚焦。为解析代表委员有关乡村振兴的焦点议题,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统计了20位人大代表、20位政协委员,共计40位代表委员46条意见建议。

图:代表委员有关乡村振兴建议领域分类统计

1.“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是两大最热话题

如图所示,有关“人才振兴”类的建议遥遥领先其他方面,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需重视的议题,“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已成为共识。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所说,当前农村基层存在人才匮乏等问题,一方面是由于收入待遇普遍较低,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也因为针对基层人才的培训力度不够。要从思想觉悟、待遇水平等多方面入手,培养优秀的本土人才长久驻留家乡,这对于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有关“乡村产业”类的建议紧随其后,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建言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不同的是,有关乡村产业的建议包罗万象,从顶层设计到产业结构,面面俱到。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建议,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特色,根据村庄的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用工业化的理念、方法、技术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业跟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比如,农业跟电商、康养、物流等融合。三是运用更新的技术、模式、销售方式,从而建立一个真正的具有特色的、竞争力的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使得我们的产业有所支撑,真正提高农民的收入来源。

2.人大代表关注“金融支持”等经济发展议题,政协委员重视“文化振兴”等民生改善议题

图:代表委员有关乡村振兴建议对比

对比分析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有关乡村振兴的建议意见发现,人大代表多从“金融支持”“农村数字化”“农村电商”“政策扶持”等经济发展角度建言献策。如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乡村消费市场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建议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推动乡村商业消费升级。全国人大代表朱虹认为,乡村旅游已从低层次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点将是怎么避免同质化、低端化、碎片化问题,推动新技术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推动乡村旅游由观光经济到体验经济、访客经济的转型升级,从农家乐向精品民宿旅馆、乡村主题酒店转变,形成以文旅部门为平台,跨界整合、多产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态势。

政协委员则多关注“文化振兴”“乡村环境治理”“网络直播”“农村养老”等民生改善方面的议题。如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表示,在下一步乡村振兴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婚嫁移风易俗。总结推广婚俗改革试点的经验成果,建立健全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全国政协委员钱学明建议,加强对农村养老进行顶层设计,将乡镇卫生院和养老院进行有效结合,促进农村医养结合体系建立,缓解困扰农村劳动力的父母养老问题,通过稳定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