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商务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抓外贸 >> 正文
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商务局深入开展“三进”活动 助力商贸企业复工复产
号:

楚雄市商务局深入开展“三进”活动 助力商贸企业复工复产

发表时间:
字体:[    ]

楚雄市商务局以“四万三进”为抓手,协同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和乡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要求,结合自身职能,以“重引导、严监管、强扶持、保安全”为目标,一手严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监管,主动靠前、用心用情、全力以赴,科学有序推动全市商贸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楚雄市商贸企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一是加强宣传,及时政策引导,提振行业信心。通过政府网站、微信群、上门服务等方式及时向商贸企业宣传国家、省、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市场主体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关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让经营户吃透政策,了解复工复产的条件和路径,为企业创造复工复产的良好外部环境。编制和发放《楚雄市商务局“四万三进”活动宣传册》80余册,深入企业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对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宣传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省22条、州30条、市26条措施,鼓励企业坚定信心,克服疫情影响,激发活力,鼓足信心发展。

二是强化指导,完善防控体系,防控监管齐抓。在认真做好重点疫区外来经营人员排查登记、从业人员健康申报的前提下,坚持“复产一家、严管一家”的原则,督促指导商贸企业按照疫情防控指挥部复工复产要求,严格实施有防控方案、有体温检测点、有必须防控物资,落实体温检测、日均2次以上全面消毒、佩戴口罩、扫码进出等防控措施。邀请卫健和疾控专家一起对全市所有复工复市的商贸企业进行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技术培训和现场防控技术指导。

三是倾心服务,急经营之急,帮企业渡难关。上门进行指导和帮扶,及时了解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并尽最大努力帮助协调解决。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对减免房租、用电欠费不停供等措施进行宣传。积极对接供电部门,落实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非电力市场化交易用户2020年2—3月用电按目录电价标准的90%结算,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找到可行途径,对希望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用户尽早加入市场化交易,疫情防控期间采取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与税务部门积极对接,落实省政府“对疫情防控物资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相关政策。帮助企业了解外贸合同履行情况,指导外贸企业申请“不可抗力证明”,全力做好出具不可抗力证明材料,法律咨询,供需对接相关服务,妥善处理好相关工作。对确因疫情影响不能履约的外贸企业,及时指导其向国家有关部委申请“疫情不可抗力事实证明”,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鼓励保险机构为因疫情遇到困难的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保单融资等服务。对虹成药业、州医药公司、鹿城大厦、德雅超市等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物资生产供应企业、稳产保供“菜篮子”重点企业,积极争取将其纳入贷款企业名单制管理对象,及时向发改、财政、金融机构等主管部门报送企业名单,争取给予其省州贷款优惠政策支持;积极帮助我市重点商贸企业申报省疫情防控物资保供资金用于企业应急性资金周转,加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主动统计、积极与金融机构沟通,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的商贸企业,确保金融机构不抽贷、断贷、压贷,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展期或续贷。最大限度保障我市中小微商贸企业享受省州信贷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已帮助州虹成药业、州医药、现代食品、鹿城大厦、宏熙交通、众合盛汽车、国药控股等7户商贸企业解决融资贷款1900万元。

四是用心监管,解经营之困,保市场供应。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引导鼓励餐饮企业在做好防控的同时,积极采取餐桌物理隔段就餐、一人一桌就餐、上门打包取餐等方式开展生产自救;引导中餐经营户灵活调整经营模式,改桌餐制售为快餐、外卖服务等,支持餐饮协会召开“推动餐饮行业消费复苏新闻发布会”,葡道酒业向餐饮行业协会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进口红酒(10万瓶),切实推动楚雄餐饮行业的消费复苏,解决餐饮行业商家困境。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鼓励引导批零住餐等行业企业转变思路,调整策略,建立健全网上预订、快递送货、刷卡消费、会员连锁等方面服务体系,提供高中低档、灵活多样的服务。帮助中农联(楚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调整优化运营方案;支持车展商举办楚雄首届滇中汽车博览会,促进汽车消费;帮助鹿城大厦及各商业银行发起“惠民众·千万消费券免费送”活动,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回暖,通过举办各种推广活动刺激城市居民消费。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促进农村消费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专业平台,促进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相结合。大力推动“数字云南”建设,增强“一部手机云品荟”公共服务和应用场景功能。提升物流业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物流综合服务功能,形成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综合性服务体系,引导物流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物流业集群化发展。

目前,全市141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滇中大商汇、中南建材城(新鸿远建材城、义乌商品博览城)等各类市场;兆顺第一城、丹麓商业街(人民商场)等商业聚集区;沃尔玛、福乐多(金冠超市、万家隆商贸、凯滋漫经贸)等非限上大型商超;嘉华饼屋、云宇轩、德克士、肯德基等非限上品牌连锁店及顺通交贸、兴龙物流、永越物流、顺丰、中通、韵达等物流快递企业已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工复产复市率100%。

在“四万三进”活动中,商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共深入商贸企业77户,开展宣讲活动1场次,调研发现问题10个,重点走访辖区商贸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访人员、“彝乡电商”创业创新基地、社区居民等268人次,帮助商贸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通过一系列有力的帮扶措施,商贸企业疫情防控与发展两不误,呈现稳步发展态势。2020年1—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0%,降幅较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上半年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分别增长-9.3%、-5.8%、-23.1%、-10.3%,增速呈现1降3升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