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民进楚雄州委:
您委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城市周边农户卖菜难问题的提案》(第97号)已交由我局办理,经面商,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你们)对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你们)所反映的离城市二三十公里左右的农户进城卖菜难等问题确实存在,解决农户进城卖菜难问题与目前我市如火如荼开展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要求高度契合,是一项利民便民的措施。
为深入推进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有力保障生鲜食品安全、市场供应稳定和价格平稳,我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帮助农民疏通销售和流通渠道,维护菜农和消费者利益,切实解决群众“卖菜难、买菜贵”问题。
一是加大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农产品流通市场布局。结合创文工作,在旧城提升改造中,对规模小、档次低的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对服务半径不合理或缺置的农贸市场进行调整或补充,逐步加予完善,全市城区建成和提升改造了鲁班阁农贸市场、东兴农贸市场、天河园农贸市场、黄泥坝农贸市场、醉美菜市场等农贸市场,标准化的浩达智慧农贸市场建成,大大提升了农贸市场的规格和品质。水闸口等农贸市场正在提升改造中。正规划筹建茶花谷农贸市场等。目前全市城区农贸市场已经达到24个,基本满足人民群众买菜卖菜需求。中农联楚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是2018年市委、市人民政府正式引进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在紫溪镇菠萝哨地块建设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板块为主的综合园区,围绕“绿色农批、会展农贸、农旅文化、电商体验”四大主题,建设集大宗农产品批发、农旅美食体验中心、中央厨房、智能化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分级分拣、食品检验检疫、电子结算、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信息化的特色农批冷链物流园。该项目的建成,开创了楚雄“买全国、卖全国”的商贸新格局,将大大缓解农户卖菜难的问题。
二是深化“农超对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通过鲜活农产品产销自动对接机制,推行“农超、农餐、农社、农批”四大对接平台建设,稳定对接关系,扩大对接面,扩大对接规模,建立鲜活农产品直代、直销、直采长效机制,促进产销衔接。协调部分大型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到产地采购的方式,帮助产地销售蔬菜,设立销售专区,采购、销售“卖难”蔬菜。引导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学校、酒店、大企业等最终用户与农业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降低对接门槛和流通成本,扩大对接规模,不断提高流通效率。延伸农产品经营链条,发展产销一体化。引导各类农产品流通主体纵向延伸经营链条,横向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在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利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直接向农贸市场、社区平价生鲜直销店、综合生鲜超市配送,建立“市场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链,积极向产、贮、运、销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生鲜等新业态,目前我市生鲜企业不断增加,其中云南三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冷藏运输、互联网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公司,公司在马龙河上游邑多么村委会投资建成蔬菜种植基地、牲畜养殖基地1个,在城区建成4个“放鲜吃”生鲜体验店,生鲜配送中心一个。该公司以“生产基地+生鲜直营店+一站式生鲜食材配送批发”的销售模式,全新颠覆了传统的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旨在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标准化运作,生产销售可追责。生鲜企业的发展,会进一步弥补城内各居住小区缺乏商业配套的缺陷,更大限度满足市民购买需求。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提高长效管理水平。加强对蔬菜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价格行为的监管。联合市场、卫生、农业、公安等部门,做好市场巡查检查工作,严厉查处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垄断以及其他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价格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收费行为,清理高额经营权承包费和商业场所转让费;结合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积极开展整治农贸市场“菜霸”、“肉霸”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产品违法经营行为,保证农贸市场、生鲜超市正常运行。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解决卖菜难的长效机制,缓解农户季节性卖菜难问题。
最后,真心感谢您(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贵单位今后继续关注我市的经济工作,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楚雄市商务局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