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商务局 >> 政协提案 >> 正文
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
号:

关于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尊敬的胥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议由政府主导加大对楚雄市辖区内的农产品的电商推广的提案,已交由楚雄市商务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楚雄市一直高度重视对辖区内的农副产品的电子商务推广工作,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是组建专职机构。2019年机构改革中,市委市政府根据楚雄市发展实际和工作需要,将商务职能从原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调整出来,增强并完善相关职能后单独成立了楚雄市商务局,主要负责全市商贸物流工作。市商务局下设三个科室,共有行政编制9人,另增设1个编制5人的事业单位楚雄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目前含临时人员共有3人在岗,主要开展全市电子商务各项工作。

二是积极探索电商直播带货。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对传统商贸流通行业冲击较大,电商直播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楚雄市抓住疫情缓解后的直播带货热潮机遇,由赵矛副市长和荀芝灵副市长分别牵头筹备并于5月26日、6月28日成功举办“市长直播带货”活动2次,活动中对马大泡椒哆哆辣椒酱(牙膏包装)、牛肉酱、泡菜、云泉豆瓣酱、打手老核桃及云岭牛肉、见鹿庄园秋梨膏、青柠红梨梨醋、摩尔农庄聪滋等楚雄农特产品进行了直播推介,直播流量达50万人次,销售额达80余万元。活动的举办为我市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打开了新局面,为全市其他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提供了平台,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是特色品牌打造初见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有71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9个、绿色食品46个、有机食品5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个;“楚雄撒坝猪”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楚雄牛肝菌”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泉豆瓣酱”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四是不断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市乡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成效显著,积极统筹市本级与开发区,协调规划建设滇中电子商务物流基地,搭建乡镇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社区物流服务点,解决物流进农村、进社区
“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已联合楚雄斜杆科技有限公司在瑞景家园、格林天城等3个小区投放了20组90余个快递柜。通过搭建31条城区至山区乡镇农村客运班车统一运送线路的乡村物流平台网络,建设城乡物流高效配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便利群众生活。2018年,阿里巴巴的天猫优品正式在楚雄运营,通过搭建“县—乡—农”三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高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目前在鹿城镇规划建设用地300亩,仓储物流冷库5000平方米,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物流管理运作等基础设施;近期设计冷鲜肉配送规模为240头/天,远期设计总规模为1000头/天,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的楚雄市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已纳入2020年专项债券项目。

五是积极申报设立村播学院。为培养本土农村主播、带货达人,促进辖区内农产品上行,楚雄市已于2020年7月通过州商务局申报设立阿里巴巴淘宝村播学院(第一批),申报成功后每年可培养1万名以上农村主播,并且全程给予主播业务培训和流量支持。

六是认真组织农副产品推介。楚雄市已于2020年9月组织哀牢彝家、彝秋缘、云生商贸等4家企业的核桃、茯苓、红糖等6个产品参加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积极向外推介本地农特产品。

七是加快融入公用品牌打造。楚雄市尚未打造本地公用品牌,根据州级关于培育楚雄州农产品电商区域公用品牌“滇韵楚彝”的安排部署,全州均要依托“滇韵楚彝”品牌创建和追溯体系,培育1-2个特色品类,深入挖掘产品内涵,加大产品的推广力度,帮助优质产品走向品牌化,打造成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地域品牌。此项工作已纳入《楚雄市落实楚雄州打造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州工作方案》中,方案正在最后审稿阶段,近期将印发实施。同时,楚雄市落实工作方案中也涵盖了对全市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产品上行及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最后,真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市商务局

2020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