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坚持聚焦关键点,找准着力点,以“党建+”为“红色引擎”,积极探索党建引领退役军人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新模式。
“党建+红色基因传承”厚植爱国情怀。积极巩固提升双拥创建成果,有序推进新一轮创建工作,继续积极推进全市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规范管理维护,创新载体推动“红色基因”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创建拓展“党建+红色基因传承”品牌。2023年,打造彝人古镇社区、李子园社区、灵秀社区三个双拥共建点;3家单位与驻楚部队结对共建,开展共建活动6场次;16家拥军企业提出为部队服务项目和具体措施65条;组织辖区9家企业开展社会化拥军,9家拥军企业结合各自特点推出拥军措施22条,社会化拥军效果进一步凸显。
“党建+服务关爱保障”打造温馨之家。着眼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质增效,进一步强化全市170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2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工作督促指导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充实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模式,认真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不断搭建起让服务对象更有“归属感”“获得感”的市、乡(镇)、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2023年来,共为新入伍的63户新兵家庭悬挂光荣牌,转送优秀四有军人喜报107份,落实先心病救助1户,开展“情暖老兵”春节、八一建军节慰问25户,争取生活困难、重大疾病助医特色帮扶12户,受理优待证申请13347人,系统确认发放12636张。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48人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243.8万元。发放各项优抚抚恤补助和慰问资金2370.8万元。自2023年3月起全面推行落实优抚对象医疗补助“一站式”系统兑现补助,截至9月底,共为23名1至6级伤残人员缴纳医疗保险8.35万元,为820人次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补助169.93万元。
“党建+就业创业扶持”提升引领服务水平。落实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安置”机制,高质量做好年度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建立企业和退役军人“双向需求”清单,精心组织专场招聘和就业创业专题培训,统筹推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协调强化就业创业扶持,助力退役军人从“军营”到“社会”、从“战场”到“职场”的适应转身。2023年来,完成39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退出消防员接收安置;组织开展2023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2期,3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驾驶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2023年度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专场招聘会2场次,筹集用工岗位165个,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退役军人就业84人;多部门联动扎实开展退役军人创办市场主体信息普查,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军创企业200户,吸纳退役军人就业417人,减免税收45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