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是楚雄市的革命老区,曾是楚雄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0年5月,隐藏在革命队伍中的反革命分子在三街发动反革命武装暴乱,将在哨区征粮的楚雄县首任县长陈海和哨区人民政府主席王金英杀害。在剿匪斗争中,共有四十余名地方干部、农民积极分子和解放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他们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在楚雄各地广泛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老区人。如今,三街镇赓续红色基因、强化红色引领,坚持推动“红色”党建引领和“绿色”党管武装相结合,以国防教育为抓手,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强化阵地建设,加强队伍建设,聚力征兵工作,提升民兵应急应战能力,以红色传承促基层武装,让“党旗红”与“迷彩绿”交相辉映,赋予革命老区新的武装发展活力。
一、以红色文化引领机制建设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成立武装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政治意识,把准政治方向,定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民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狠抓学习教育,加强专武干部业务学习,增智强能提高执行力,坚持严选精育,打造过硬专武干部队伍,大力强化了党管武装的组织领导,同步推进了武装力量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建设、民兵组织建设、基层规范化建设、国防动员等工作,使党管武装的意识深入人心。
二、以红色文化引领阵地建设
立足实际,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将规范化建设成果转化到村级武装工作中,投入3万余元,逐项对标落实,配套完善硬件设备,规范软件资料,建成了要素齐全,设备配套,功能完善,作用明显的“三室一库一家”阵地,配齐配全盾牌、警棍、头盔、迷彩服、雨衣等300件器材物资,用于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应急处突等突发事件处置,确保了应急和战时的后勤保障,有效提升应急处置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以红色文化引领兵员征集建设
以“传承、担当、尽责”为主基调,挖掘“红色”资源,发挥资源功效,营造浓厚“红色”氛围,利用烈士陵园,组缅怀先烈、回顾历史,培养拥军报国好传统;利用三街文化站,看展览、忆党史,震撼心灵,洗礼思想;采取早登记、早教育、早宣传等多项措施,通过电话谈话、上门走访等方式对高中毕业生和大学生进行摸底和联系沟通,进行“一对一”精准宣传。应征青年在祖国的号召和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激发了投身国防建设、报效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纷纷报名应征,立志从戎报国。近年来共输入双合格人员43名,22名有志青年应征入伍。
四、以红色文化引领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武装,让“迷彩绿”与“党旗红”交相辉映,在全镇退役军人和优秀青年党员中,优先遴选政治思想强、身体素质好、文化程度高的同志,编组了一支集应急保障、维稳、防火、防汛等功能的基干民兵应急队伍。制定民兵政治教育计划,坚持把讲好三街红色故事融入政治教育中,坚持把教育课堂设到烈士陵园、开到文化馆中去,切实抓好民兵政治思想教育。坚持把管兵、练兵与用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民兵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前沿先锋作用,坚持实战实训,提升辖区民兵军事素质和身体素质素质。
五、以红色文化引领拥军优属建设
始终坚持将“拥军优属”做细做实,送立功喜报、悬挂光荣牌,营造“一人立功,全家光荣”浓厚氛围,切实让军人、军属感到光荣和温暖,激发现役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全力保障困难退伍军人和困难军属的生活,建立常态化走访联系退役军人和现役军属机制,关注关心退役军人和现役军属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题。开展“八一”建军节座谈会,组织退伍老军人讲他们的军旅经历,增强退伍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落实落细各项优抚政策,解决军人军属后顾之忧,努力开创军民融合新局面。